当前位置:首页 > x咨讯 >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x咨讯
  • 2022-02-18

谈论到工程施工,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人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还有朋友想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起来了解下吧。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这个主要是指导施工的,为施工过程的执行依据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这个主要是指导验收的,比如墙体合格标准什么的,核对是否合格的依据

最新版是2011年的,即GB50203-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4部分内容:

1、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2、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3、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4、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坐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0页,实在看不懂!!!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是什么道理???

举例:表B01第一行

抽样数为5个时,5个均为误差范围的正常值,表示合格。5个中有1个超出误差范围的正常值,表示不合格。

表B02第一行

第一批次抽样(累计)数为5个时,5个均为误差范围的正常值,表示合格。5个中有2个超出误差范围的正常值,表示不合格。

第二批次抽样数(累计)为10个时,9个均为误差范围的正常值,表示合格。10个中有2个超出误差范围的正常值,表示不合格。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最新的是哪个版本

还是2011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936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03-2011,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0.1 (1、2)、5.2.1、5.2.3、6.1.8、6.1.10、6.2.1、6.2.3、7.1.10、7.2.1、8.2.1、8.2.2、10.0.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2月18日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为几级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分为三级,并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

 

表3.0.10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项目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A B C

现场质量管理 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经常到现场,或现场设有常驻代表;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 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间断地到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有制度;非施工方质量监督人员很少作现场质量控制;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砂浆、混凝土强度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 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较小 试块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

砂浆拌合方式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 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 机械或人工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

砌筑工人 中级工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20% 高、中级工不少于70% 初级工以上

砌筑砂浆质量水平

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差(MPa) M2.5 M5 M7.5 M10 M15 M20

 质量水平  优良 0.5 1.00 1.50 2.00 3.00 4.00

一般 0.62 1.25 1.88 2.50 3.75 5.00

差 0.75 1.50 2.25 3.00 4.50 6.00

 

混凝土质量水平

质量水平 优良 一般 差

强度等级 <C20 ≥C20 <C20 ≥C20 <C20 ≥C20

评定指标 生产单位            

强度标准差(MPa) 预拌混凝土厂 ≤3.0 ≤3.5 ≤4.0 ≤5.0 >4.0 >5.0

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 ≤3.5 ≤4.0 ≤4.5 ≤5.5 >4.5 >5.5

强度等于或大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 预拌混凝土厂、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 ≥95 >85 ≤85

3.0.11 设置在潮湿环境或有化学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中的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采取防腐措施。

3.0.12 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加撑措施。

3.0.13 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验批的确定可根据施工段划分。

3.0.14 砌体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或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中关于塞缝?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9.1.9,间隔期改为14d。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图解的目录

出版说明

1 概论

1.1 砌体工程构造、特点与施工机具

1.1.1 建筑物的组成和分类

(一)建筑物的组成

(二)建筑物的分类

1.1.2 砌体结构的特点与新发展

(一)砌体结构的组成与应用

(二)砌体结构的优点与缺点

(三)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

1.1.3 砌筑工程施工机械与工具

(一)常用机械设备

(二)常用砌筑工具

(三)砌筑工程施工辅助工具

1.1.4 砌筑工程常用检测仪器

(一)水准仪

(二)经纬仪

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体系及特点

1.2.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

1.2.2 “十六字方针”内容及理解

1.2.3 “2002年版验收规范”的内容、模式和特点

1.2.4 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目的与应用要求

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1.3.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1.3.2 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与验收规定

(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

(二)建筑工程的非正常验收

(三)拒绝验收的工程

1.3.3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一)建筑工程验收的程序和内容

(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组织

(三)工程质量验收意见分歧的解决

(四)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2 术语

2.1 砌体工程施工常用术语

2.2 建筑工程验收常用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材料要求

3.2 施工控制

3.2.1 基础定位控制

(一)普通砖基础构造与施工

(二)毛(料)石基础施工

3.2.2 砌筑顺序规定

3.2.3 施工技术措施

3.3 质量监控

3.3.1 质量控制等级

3.3.2 施工临时洞口(眼)留置与处理

3.3.3 检验批划分与验收

4 砌筑砂浆

4.1 砂浆配制材料

4.1.1 水泥

(一)常用水泥的种类及性能

(二)水泥的化学指标

(三)水泥的物理指标

(四)水泥的验收与保管

4.1.2 砂、石灰

(一)砂

(二)石灰

4.1.3 水

(一)水的质量要求

(二)水的检验

4.1.4 外加剂

4.2 砂浆配合比设计

4.2.1 砂浆配合比计算方法

4.2.2 砂浆配合比计算示例

4.2.3 常用砂浆配合比的选用

4.3 砂浆拌制与使用

4.3.1 砂浆拌制

(一)砂浆配料要求

(二)砂浆稠度与分层度试验

4.3.2 砂浆使用

(一)砂浆技术要求

(二)砂浆拌制及使用技术规定

4.4 砂浆强度检验

4.4.1 砌筑砂浆试块留置

(一)取样方法

(二)试块制作

(三)砂浆试块养护

4.4.2 砂浆强度检测判定

(一)影响砂浆强度主要因素

(二)不同水泥拌制砂浆强度增长关系

5 砖砌体工程

5.1 施工基本规定

5.1.1 砖砌体材料要求

(一)烧结普通砖

(二)烧结多孔砖

(三)烧结空心砖

(四)蒸压灰砂空心砖

(五)煤渣砖

5.1.2 砖砌体施工技术要求

(一)施工机具的准备

(二)砖砌体的施工过程

(三)构造柱施工

(四)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

(五)墙体的防潮

5.1.3 砖砌体组砌方法

(一)实心砖砌体的组砌

(二)实心砖墙组砌

(三)多孔砖砌体施工

(四)空心砖墙组砌

(五)砖墙转角处砌筑法

(六)砖墙交接处砌筑法

(七)清水墙砌筑法

(八)空斗墙砌筑法

(九)花饰墙砌法

(十)砖柱砌筑法

(十一)砖垛砌筑法

(十二)家用炉灶砌法

(十三)大炉灶砌法

(十四)烟囱、烟道砌法

(十五)水塔砌法

5.2 施工质量控制

5.2.1 砖和砂浆强度要求

(一)烧结普通砖

(二)烧结多孔砖

(三)烧结空心砖

(四)蒸压灰砂空心砖

(五)煤渣砖

(六)砌体的砂浆稠度

(七)常用砌筑砂浆配合比

5.2.2 砖砌体留槎做法

(一)斜槎

(二)直槎

(三)隔墙与墙接槎

(四)承重墙丁字接头

(五)墙与柱接槎

5.2.3 砖过梁构造与施工

(一)钢筋砖过梁

(二)砖平拱过梁

(三)弧拱砖过梁

(四)钢筋砖圈梁

(五)砖筒拱构造及施工

5.2.4 拉结筋设置与施工

(一)构造柱连接方式

(二)多层烧结黏土砖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

(三)空心砖墙拉结筋设置与施工

(四)复合夹心砖墙钢筋布置与施壬

5.2.5 砖砌体灰缝质量控制

(一)水平灰缝的厚度控制

(二)砖墙面勾缝

5.3 砖砌体工程允许偏差

5.3.1 常用检测工具

5.3.2 质量验收文件

5.3.3 质量验收记录表

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6.1 施工基本规定

6.1.1 小砌块砌体工程材料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三)砌筑砂浆

6.1.2 小砌块砌体施工技术要求

(一)墙体放线

(二)砌块浇水

(三)砂浆制备

(四)砌块排列

(五)砌块砌筑

(六)勾缝

6.1.3 小砌块铺砌方法

(一)小砌块墙砌筑法

(二)小砌块墙转角及交接处砌法

6.2 施工质量控制

6.2.1 小砌块和砂浆强度要求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三)其他要求

6.2.2 小砌块砌体留槎做法

(一)小砌块墙接槎

(二)小砌块施工其他要求

6.2.3 芯柱混凝土浇筑

(一)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施工要求

(二)芯柱设置规定与构造要求

(三)芯柱施工

6.2.4 墙体搭接与拉结筋设置

(一)小砌块灰缝中拉结筋设置

(二)复合夹芯墙拉结筋设置

(三)后砌墙与承重墙拉结筋设置

6.2.5 小砌块砌体灰缝质量控制

(一)砌块排列与组砌

(二)特殊部位施工措施

6.3 小砌块墙体允许偏差

6.3.1 常用检测工具

6.3.2 质量验收文件

6.3.3 质量验收记录表

7 石砌体工程

7.1 施工基本规定

7.1.1 石砌体材料要求

(一)毛石

(二)料石

7.1.2 石砌体施工技术要求

(一)砌石工程工艺分类

(二)砌石工程操作要求

(三)砌石工程砌筑要领

7.1.3 石砌体组砌形式

(一)毛石砌体组砌

(二)毛石墙砌筑

(三)料石墙施工

(四)料石过梁施工

(五)料石柱砌筑一

7.2 施工质量控制

7.2.1 石材及砂浆强度要求

(一)石材强度等级

(二)毛石砌体强度

(三)毛料石砌体强度

7.2.2 挡土墙构造与砌筑

(一)砌筑毛石挡土墙

(二)砌筑料石挡土墙

(三)挡土墙泄水孔施工

7.2.3 石砌体灰缝质量控制

(一)墙面勾缝形式

(二)墙面勾缝施工

7.3 石砌体工程允许偏差

7.3.1 常用检测工具

7.3.2 质量验收文件

7.3.3 质量验收记录表

8 配筋砌体工程

8.1 工程技术规定

8.1.1 基本技术要求

(一)砖砌体配筋的条件

(二)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的砖砌体

(三)配筋砌块砌体的构造形式

8.1.2 基本技术要求

(一)钢筋符号及分类

(二)热轧光圆钢筋

(三)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四)进场钢筋复验要求

(五)GB50204对钢筋进场检验的规定

8.2 施工质量控制

8.2.1 混凝土及砂浆强度要求

(一)拌制砂浆与混凝土

(二)配筋砌块的砌体工程施工

8.2.2 灰缝内钢筋布置与保护

(一)配筋砖砌体的构造形式

(二)钢筋布置与保护

8.2.3 芯柱构造与施工

(一)砌块墙圈梁设置

(二)混凝土芯柱构造

(三)钢筋混凝土芯柱的设置

8.2.4 基本技术要求

(一)构造柱连接构造

(二)构造柱施工

8.3 各类配筋砌体构造与施工

8.3.1 配筋砌块剪力墙

(一)配筋砌块剪力墙构造

(二)剪力墙钢筋配置与保护

8.3.2 网状配筋砌体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的形式

(二)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构造要求

8.3.3 组合砖砌体

(一)组合砖砌体的构造

(二)组合砖砌体施工

8.4 配筋砌体工程质量验收

8.4.1 质量验收要求

8.4.2 质量验收记录表

9 填充墙砌体工程

9.1 施工基本规定

9.1.1 填充墙砌块材料

(一)块材技术要求

(二)块材质量验收

(三)块材堆放及运输

9.1.2 填充墙施工技术要求

(一)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二)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技术要求

(三)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施工技术要求

9.1.3 填充墙砌筑方法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

(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填充墙施工

9.2 施工质量控制

9.2.1 材料(砖、砌块和砂浆)强度要求

9.2.2 拉结筋设置与墙体搭接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拉结构造

(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拉结构造

9.2.3 砂浆饱满度与灰缝质量控制

9.3 填充墙砌体允许偏差

9.3.1 常用检测工具

9.3.2 质量验收文件

9.3.3 质量验收记录表

10 冬期施工

10.1 冬期施工的界定

10.2 冬期施工技术要求

10.2.1 基本规定

10.2.2 暖棚法施工

(一)暖棚法施工要求

(二)暖棚法热工计算

10.2.3 冻结法施工

(一)冻结法原理

(二)适用范围

(三)施工要求

10.2.4 掺盐砂浆法施工

(一)掺盐砂浆法原理

(二)掺盐砂浆法适用范围

(三)抗冻砂浆的配制

(四)砌筑施工

10.3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

10.3.1 材料使用规定

(一)块材要求及其使用

(二)砌筑材料技术要求

10.3.2 砂浆拌制与使用

(一)砂浆拌合

(二)砂浆使用

10.3.3 冬期施工特别规定

11 子分部工程验收

11.1 砌体工程验收文件和记录

11.2 砌体工程观感质量验收

11.3 砌体工程质量特殊情形的验收处理

11.3.1 砌体工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

11.3.2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

参考文献

最新版的《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该为GB50203-2011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03—2011,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0.1 (1、2)、5.2.1、5.2.3、6.1.8、6.1.10、6.2.1、6.2.3、7.1.10、7.2.1、8.2.1、8.2.2、10.0.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何时执行的

砌体的质量应符合《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哪些要求

关于拉结筋的规范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根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

在抗震地区,板底设有圈梁时,预制板应在板端每块板缝处设1Φ8的拉接钢筋,中间墙处钢筋每边伸入板中1000mm,端墙处伸入墙中并弯折。板跨大于4.8m的,还应在顺板跨方向靠墙边的第一块预制板的侧面。

按1000mm的间距用1Φ8的钢筋拉接,一端通过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块板间的板缝向下弯折,另一端伸入墙体内弯折。抗震等级7度及以下地区,上述拉接筋不必与圈梁拉接;8、9度地区,除设上述拉接筋外,还应在板下圈梁中预埋钢筋与上述拉接筋相连。

拉结筋是建筑工程中钢筋类型的一种,把它砌到墙的里面,摆在砖层当中起连接砌体防止开裂的作用。

拉结筋通常用直径6.5毫米细钢筋制成,多用在砖墙的L转角和T字转角处,每隔500毫米放一层,每层每125毫米宽度范围内放一根。长度按规范。在砌体留槎的时候必须按规定放置拉结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