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考,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问四川省自贡市什么时候实行新高考改革,事实上辽宁省高考改革物理历史可以都选,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2020年高考分数线预测呢,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高考改革3十1十2,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改革3十1十2
还记得最原始的高考吗?
我们当时考高,简单粗暴,分为文科和理科,每一科有六门课程。除了大家都考的语数外,文科生需要考的另外三门是政治历史地理,简称文综。理科生需要考物理化学生物,简称理综。
等我们考完了,一场改革也来了,当时盛传的一句话就是,高中不分文理科了!然后,在一片改革春风中,我们迎来了3+3模式。
前面的3依旧指的是语数外,后面的3指的是从六门课(政史地,物化生)中选择三门。
这可是给了考生极大的自由组合权,按照排列组合原理,我掐指一算,我的天,有20种配比任你选择。
很快,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暴露了。很多人选择了简单的地理,而物理就成了倍受冷落的科目,因为难呀!可是这样下去不行呀,全国学生都去学地理了,谁去研究物理?
在一片建议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阵改革春风,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3+2+1模式。
同样的,前面的3依然是语数外,不同点在于,后面的3被拆成了2+1。2指的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1指的是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这样一来,每个考生的选择方案降低到了12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3+2+1的方案中,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法的可报专业比例达到了99.4%,而且,因为强制规定了物理与历史的二选一,这也就避免考生选择一些不合理的组合。
比如,历史+政治+地理,或者物理+化学+历史等。
总的来看,3+2+1的模式相比于3+3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各省份选择不同,比如山东省,就没有顺风改变,依然采用3+3模式。
我国高考改革正平稳有序推进,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从2018入学的高一学生起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市分别向社会发布。
至此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改革。而与之前6省市高考改革采用3+3科目组合(除浙江实行3+7选3之外,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东五省市都是3+6选3)不同,从各方(包括江苏、广东、辽宁)传出的信息看,新推进高考改革的省份很有可能将采用3+1+2科目组合。
辽宁省政府网站近日就发布消息称,将试行“3+1+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有别于此前两批试点省份的3+3模式。
3指语数外,所有学生都要考,1指学生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一门,2指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自选2门。不少舆论认为,3+1+2相对于3+3,更符合高中教学实际,是对3+3方案的优化。
高考改革实施3十3模式有什么重要意义
高考改革实施"3+3"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
政策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新高考12问:高考改革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1、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由于允许考生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对文科、理科考生来讲,都是有利有弊的,对于偏文科的考生只要选择偏文科的3个科目就可以了,没有特殊利好。 2、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辽宁省高考改革物理三十分基础分怎么回事?
1、辽宁省新的高考改革具体实施工作细节还没有对外正式公布,但“3+1+2”的高考改革模式这一方向已然确定,物理和历史为必选科目。
2、高考改革后,物理科目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采用原始分呈现,目前官方公布的信息就有这么多,物理科目具体怎么考,如何命题还没有准确消息。
2020年高考总分数多少
1、2020年全国将有近十个省份进行高考改革,高考考试科目及模式将有较大的变化。2、高考改革后,高考成绩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计入总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由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2020年高考分数线会不会有太大变化?录取率呢?
不会,跟应届生一样。
投档线的全称是招生院校投档分数线,是省级招生部门在投档过程中,根据招生学校当年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按照填报该校志愿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形成的,是省级招生部门给各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的最低成绩标准。通常情况下,投档线会低于录取线,最高也只能等于录取线。
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不是达到了这所学校的投档线。 各招生高校的投档线,只能在投档以后才明确。办法是,由计算机对照各学校本批次录取的生源计划数,确定一个投档数(通常投档数=生源计划数×1~1.2);再对以其学校为第一志愿(平行志愿需减去志愿级差,情况较为复杂)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统计,将他们按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所排的位次等于投档数的那名考生的总分值,即为投档线。只有以这所学校为第一志愿且总分等于或高于投档线的考生,其档案才可以投给这所学校进行审阅,以决定是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