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咨讯 >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x咨讯
  • 2021-12-30

讲到芦荟,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还有人问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你喜欢。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芦荟的作用:具有抗炎、抗病毒、镇静、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抗辐射能力、改善和保养皮肤的作用。

制作芦荟红茶方法:

1,准备杯子、茶叶包、芦荟、蜂蜜、锅。

2,接着芦荟去皮后切块,在杯中放入茶包加入热水后备用。

3,然后将芦荟放入锅中煮熟后,沥干倒入碗中。

4,最后在杯中加入蜂蜜后搅拌,并在杯中倒入煮熟后的芦荟,静置一下后即可饮用。

  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芦荟产生功效的根本原因是芦荟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芦荟多糖的免疫赋活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各种慢性病在治疗时配合芦荟使用可增强疗效,加速机体的康复。

  切割伤

  切开用热水洗净的叶片,直接用切口部分涂抹及压迫伤口,有止血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对昆虫咬伤、面皮色、痔疮、脚癣等也可用此法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芦荟作为苦味健胃、轻泻剂已列入很多国家的药典,我们在此不再讨论,现已证明芦荟对胃溃疡的治疗十分有效。

  胃溃疡是由于快节奏、高紧张、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心理因素和药物的活用而引起的现代病。胃液的主要成份为胃蛋白酶和盐酸,用以消化蛋白类食物。而胃液中的粘液成份可在胃壁表面形成保护膜,

  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的缺乏或胰岛素的作用受阻所致的疾病。近年来,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等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之高,已忧为现代人的代表病。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胰岛素非依赖型两种,前者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与遗传有关;需终生使用胰岛素,常见于儿童和青年。非依赖型多由暴饮暴食、运动不足、肥胖所致,主要由于细胞表面膜胰岛素受体的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

  肥胖症

  肥胖是现代人们普遍关心的课题,它可以是病状也可以是疾病。肥胖不仅影响体形美丽和性格,更重要的是肥胖的结果将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致命的疾病的发生。因此,“减肥”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究竟是不是肥胖,医学上认为,脂肪超过标准体重的15%即可称为肥胖。超过10%为肥胖倾向。你可以根据一介简单的公式计算一下: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0.9肥胖的原因除遗传和内分泌等因素外,最主要为多食少动。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多余的能源物质转化为脂肪而贮存体内形成肥胖。服用芦荟能够减肥,主要原因是A、芦荟富含维生素、叶绿素、氨基酸等,而不含糖,中性脂肪,这些高热量能源物质,因此是理想的减肥食品。B、芦荟含纤维素,凝胶丰富,服后可抑制空腹感,而防止过食。C、芦荟能消除便泌,促进胃肠活动,可调节机体消化、吸收、排泄率的正常。D、芦荟能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特别是脂肪的代谢,可消除过多的脂肪。E、芦荟有利尿的作用。

  综上,经常服用芦荟汁、芦荟茶、芦荟生叶、芦荟干粉、芦荟菜肴,不仅可以预防治疗其它疾病、美容,还可减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这大概也是芦荟减肥能被公众认可和喜欢的原因吧!

  当然在减肥过程中,不宜超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适当少食高热能食物,多作些运动也是很必要的。

  口腔炎及牙周病

  口腔粘膜和牙龈发炎,很疼痛,并影响进食。用3-4厘米芦荟叶去刺洗净后磨成泥,用水稀释4倍,含漱,2小时一次,含漱时,在口中停留数秒,效果更佳。

  高血压

  这是大家熟知的病。它可能是原发的,也可能是继发性的。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很多,诸如遗传、肥胖、肾病、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及进食过多的盐份等。令人担心的是如不理会它,很可能发生脑溢血,心脏病,心衰等致命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有终生服药的思想准备。

  芦荟不是降压药,没有直接快速的降压作用,但可软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

新鲜的自家养的芦荟怎么使用?有什么功效?

最简单、最快获得药效的方法就是直接生吃新鲜叶片。

生嚼芦荟叶肉,能够起到较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每次生叶食量以15克为宜。生嚼芦荟叶片不适应者,可采取服用新鲜叶汁的方法。成人每次一匙,每天2—3次,小孩和老人用量可适当减少。

也可以把生的新鲜叶片制成薄片、糖醋渍品、液汁或油炒后食用。用干燥的叶片泡制茶或酒、制成粉末或颗粒状药剂、制成液汁等都是内服的有效方法。

芦荟的功效:

芦荟不仅是美颜的佳品,更是减肥的佳品,除了拥有超强的排毒作用,还有清理血管内毒素等作用,它含有超低的卡路里,但是却拥有超强的维他命和矿物质,在清晨的时候喝杯芦荟汁或者加入酸奶一起食用,这样都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轻松瘦下来。

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甙、芦荟大黄素等有效成分起着增进食欲、大肠缓泄作用。芦荟是治疗实热型便秘比较有效的药物,芦荟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衍生物在肠管中释放出芦荟大黄素,能有效地刺激大肠蠕动,从而有效改善肠胃功能不佳、便秘等症状,并可排毒去火、补虚养颜。

食用芦荟的禁忌

食用芦荟时应当先做皮试,如果没有异常现象,方能使用。因为有些人的体质对芦荟有过敏现象,如出现红肿、剌痛、起疙瘩、腹痛等,严重的腹部还会有灼热感。

初次内服,若出现恶心、呕吐或下泻等症状,有的是暂时现象。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次数较为频繁,则应暂停用药、减量服用或加热服用。过敏者如想食用,可少量外用或内服,等身体适应后再慢慢增量。

新鲜芦荟怎么吃

新鲜芦荟的做法:

1.将芦荟洗净,去头(把黄黄的东西给洗了)去尖尾

2.去小刺去皮,(芦荟叶肉很厚也很滑,去皮时小心刀锋伤手),图上那些绿绿的也去掉(会苦)。切小块小块(我切成大概指甲大小的立方体)。水沸后放入锅中熬煮大概10多分钟(用汤勺舀,不像刚刚放进去时芦荟肉还会拉丝就差不多了),放冰糖。

3.冰糖完全化开,芦荟肉变小,关火。静置到室温,放入冰箱,夏天喝特舒服~

拓展资料:

芦荟的营养价值

1、芦荟有增强胃肠功能,增加食欲作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可以吃芦荟,以改善胃肠功能,增强体质。芦荟还可以泻下通便。中老年人易患便秘,便秘易加重心脑血管病,造成自身中毒,这时可以吃点芦荟。芦荟素能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蠕动,一般服后8-12小时即可排便。

2、芦荟含酚类、芦荟素、芦荟酊、有机酸等成分,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有一定的的治疗效果,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痢疾等病要辩证的使用,不可盲目以免造成伤害。

3、芦荟中含的多糖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增白作用;芦荟中含的胶质能使皮肤、肌肉细胞收缩,能保护水分,恢复弹性,消除皱纹。芦荟对面部痤疮、粉刺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不论内服、外用都有效果。

4、芦荟中的粘多糖类物质,有很好的扶正祛邪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肿瘤、高血脂、糖尿病、乙型肝炎、肾炎、红斑狼疮等病,适当吃点芦荟大有好处。芦荟还有抗衰老、抗过敏、强心、利尿作用,有利于老年人健康。

芦荟的食用方法

芦荟配菜生配或熟配都可以,但一般还是以熟配较为卫生安全。

1、 芦荟量的搭配

配制多种主、辅原料的菜肴时,应当突出主料,芦荟叶肉作辅料配入。日本芦荟专家推荐日本芦荟的日服量,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标准量一般为一日生叶15克,而干燥叶或粉未为0。6克,最高上限量从成份上看是标准量的10倍。便秘症患者的日限量是标准量的两倍,甚至三四倍。腹泻症患者的日限量是标准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只要不腹泻,多服用的效果自然就明显很多,而且连续服用也没有副作用。食用芦荟,应当选用它的叶肉部分,在把芦荟表皮除去的同时,也把芦荟的苦味素去除掉。叶片叶肉部分烧烫几分钟,即把表此和叶肉结合部的药腥味除去,这样就可以做为食品用了。叶片叶肉表面粘滑,粘胶质多,星胶质状,可以运用精细刀工,把原料切成丝、片、条、块、段、粒、未等品种形态,不仅便于烹煮和调味,且能使菜肴外形美观。

配制无主副之他的菜肴,如芦荟保健物羹。经过加工除去苦味后的叶肉,每天食用量一般每人不超过15克。

2、 芦荟质的搭配

质的搭配,是把菜肴中各种原料的精、粗而言。在配菜的时候如果遇到品中原料的性质不同,老嫩为一,应该首先考虑是否符合烹调的特性,一般采用"软配软"、"硬配硬"、"脆配脆"。配菜时必须注意原料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提高营养价值。如荤素搭配,用餐者不仅能得到一定量的蛋白质,而且能摄入必要的胡萝卜素。另外,配菜时烹调原料的价格差异不能很大,甚至十分悬殊,一方面照顾到饭店的盈亏,另一方面而还应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芦荟富含多种营养素,还有一些有效力的未知营养、药用物质。一些有效成份具有综合作用,能够直接渗入皮肤和体内细胞,产生独特的功能性保健作用。它的有效成份含18种氨基酸、醇素、酵素、淀粉酶、催化酶、脂肪氧化酶、多种纤维素、胆碱、矿物质等等,因此,芦荟可以作为食品或蔬菜来补充人体的营养需要。

3、 芦荟味的搭配

烹饪原料中的滋味十分复杂。可以说,每一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味道,配菜时应注意保持和突出这些香味的特点。如芹菜的香味有很多种,香葱、大蒜富含挥出性芳油香,搭配时一定要恰当。

芦荟叶肉经过粗加工处理,消除了苦味部分,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特有的味道,可以适量地与各种菜肴配比成菜。在选配原料时特别要注意芦荟叶肉对主料的影响,应使主料的口味突出、纯正,或者选择鲜味较重的辅料及调味品来补充其滋味的不足。

4、 芦荟色的搭配

菜肴的色泽如果搭配得当,无疑会增强消费者的食欲,如搭配不当则会令人失望,甚至影响食欲,使食欲大减。对辅料的要求是:衬托主料、突出主体、色调均匀、美观大方。芦荟的叶肉色呈透明、块状,不易糊化。这样,既能配顺色(与构成菜肴的原料色泽一致),又可配异色,如芦荟叶肉配上的红色的火腿和绿色的豌豆粒。这样,烹制成的芦荟火腿白、红、绿三色相映,互相衬托,能够达到色泽美观的目的。

除此以外,菜肴与盛器搭配也要恰当,以烘托菜肴。对于由多种原料组而成的菜,在配菜装盘时应分别置放,因为烹调下勺时间各不一样,这般操作更便于保养菜肴成品的整体质量。

芦荟的热菜菜谱:

鲈鱼片芦荟

特 点:

鱼肉细嫩滑润,味道鲜美可口

主 料:

鲈鱼或草鱼1000克.

辅 料:

芦荟叶肉片、橙色胡箩卜片、芫荽、蛋清、 淀粉。

调 料: 油、盐、昧精。

作 法:

1、把鲈鱼或草鱼剥皮,切下鱼片放入碗中 加入少量蛋清和干淀粉,拌匀后涂在鱼片表

面。芦荟叶肉片10 克。

2、油锅用旺火,鱼片、芦荟叶肉片入锅氽 一下,捞起。

3、油、盐、昧素兑成调味汁,氽过的鱼片 入锅翻动几下,盛起装入煲内.

4、沿煲边缘放6片橙色胡萝卜片,再加芫 荽少量,橙色隐约可见。

芦荟蔬菜汤

这是一道营养非常丰富的蔬菜汤,适合没有食欲及病后饮用。由于蔬菜及芦荟的精华都

已溶入汤中, 就算不食用汤里的蔬菜,营养也非常丰富。

材料:

新鲜芦荟叶 50克

菠菜 1株

红萝卜 1根花

椰菜 2朵

白菜 1片

干香菇 2朵

鸡汤或肉汤 1杯

做法:

先烧开鸡汤,放入上述材料,文火煮上20分钟左右。煮汤 过程中如表面浮出残渣,要

小心舀出,即可食用。

香菇素芦荟

特 点:

素菜清淡,爽口

主 料:

段木香菇150克,冬笋片100克,甜椒50克

辅 料:

芦荟10克、橙胡萝卜片、黄豆芽、土豆丝

调 料:

油、盐、酱油、味精

作 法:

1、将段木香菇在一天前浸泡发好,大菇切 成小块备用。

2、冬笋切片(片薄吃口嫩),绿色甜椒切 成小块,芦荟切小块,胡萝卜切片10余片,

黄豆芽摘头去根,1小 把,土豆丝50克。

3、放入油锅内炒菜,旺火,加调料,煮烧 熟,盛入煲内,加盖。

猪肝芦荟夹片

特 点:

香、软、嫩、脆,健胃,助消化。

主 料:

猪肝

辅 料:

芦荟、芫荽、红樱桃半个。

调 料:

盐、昧精、花椒、酒、姜。

作 法:

①将猪肝放入清水内煮烧,煮沸,加盐,加 花椒和酒除腥,捞起冷却切片。

②取出芦荟叶肉10克,煮沸3~5分钟,捞起 叶肉切成簿片,嵌入2片猪肝之间,按形状

摆开。

③加半只红樱桃在盘中央,周围加芫荽。

炖金童鸡芦荟汁

特 点:

有鸡香味,鸡肉鲜嫩、有弹性

主 料:

德国品种的童子鸡为基源,辅以中草药制成

辅 料: 香菇、蒜叶、甜椒片、芦荟汁

调 料:

油、盐、用党参、当归、枸杞子、白豆蔻等磨粉,附佐料袋。

作 法:

⑴侍冰冻的童子鸡融化后入砂锅,佐料袋入汤, 煨炖,过10~20分钟即可食用。

⑵芦荟汁由20克芦荟叶肉煮出,烧热加一勺入 鸡汤。

回锅肉夹芦荟白肉饼

特 点:

鲜辣香味,刺激口味,不上火

主 料:

回锅猪肉片200克、蒜苗150克、面饼10片

辅 料:

芦荟白肉、胡葱 调 料: 油、盐、味精、辣椒

作 法:

1、将蒜苗叶切成2~3厘米长小段,入油锅 炒熟,白切猪肉片入锅,加调料、辣椒,调

至有辣味。

2、芦荟叶肉煮熟后切片,入小盘。

3、取小面饼,加蒜苗、胡葱、辣椒、芦荟 叶肉,卷成筒状。

芦荟汁开洋西芹

特 点:

鲜、脆、微苦,绿色菜光芒四射,清口,防牙龈 出血。

主 料:

美国芹菜250克

辅 料:

开洋20克,芦荟汁、红甜椒半只、红樱桃果、芫荽

调 料:

豆油、鲜酱油

作 法:

①将美国芹菜(又名西芹)洗净,随刀切成块,放 入油锅内烧熟,切忌烧黄了.开洋也同

时入锅烹调。

②取出芦荟叶肉20克,煮烧出汁水,将芦荟汁1勺 放入西芹菜内烧干,让芦荟汁吸入芹菜

块内或粘附于表皮上,有芦荟昧。

③西芹块开洋盛入白盘内,开洋集中在馒头状高处 ,若明若暗。

④半片甜椒在清水中煮熟,取出,切成菱形,摆在 盆盘边缘,呈放射状

鸡丁芦荟

特 点:

鸡肉鲜香,芦荟清脆 主 料: 鸡脯肉250克

辅 料:

芦荟叶肉10克,甜椒一只,胡萝卜片,芫荽 ,红樱桃

调 料: 油、盐、味精、酒

作 法: 1、将鲜鸡胸脯解除冰冻,切成丁块,备用。

2、把芦荟中肉10克取出,清水煮烧后切成 丁块备用。

3、把鸡丁放入热的油锅内,旺火炒鸡丁, 加入调料,炒至肉熟上口嫩,再把芦荟入 锅翻炒,即

可起锅,装 入腰盘。

4、盘一端集中放置芫荽,上摆三片橙色胡 萝卜片。把甜椒切成圆圈形五只,摆成放射 状,盘中

央放半只红 色小番茄

凉拌菜:

孢子甘蓝芦荟色拉

特 点: 红、黄、白三色相配,爽口开胃,清热。

主 料: 土豆200克,孢子甘蓝100克,芦荟25克。

辅 料: 红胡萝卜、芫荽、红樱桃果。

调 料: 色拉酱100克。

作 法:

1.将土豆去皮,放入清水煮熟,加盐,取出 切成丁块。

2.把孢子甘蓝剖成两瓣,红胡萝卜一小段切 成丁块,入锅烧煮,捞出备用。

3.芦荟叶肉10克煮烧后取出,切成丁块,备 用。

4.把土豆、孢子甘蓝、芦荟、红胡萝卜的丁 块混合,放入色拉酱拌匀,装盘,中央放半颗红樱桃,四周放绿色芫荽叶。

芦荟的食用方法可以治疗咳嗽

芦荟有很多种类,但是只有三种是可以吃的,其它的都是有毒的,如果是过敏体质的人请不要随便吃。治疗咳嗽要看咳嗽的类型,有的有痰,有的干咳,有的是感冒引起的,有的是咽炎……所以先看医生,医生诊断后再对症治疗,吃冰糖川贝蒸梨子也好,吃萝卜葱白蒸冰糖也好,都是辅助治疗。

干油菜和芦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芦荟营养价值很高。芦荟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类化合物,各种酶和矿物质,具有杀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清除内毒素和自由基的作用,能解除便秘、预防结肠炎,改善血液循环,祛痘养颜,增进全身健康。健康人的体液是碱性的,常服芦荟制品能使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体质。每天摄入足够的芦荟制品还有助身体减少对食物中油脂的吸收,达到更好的减重和排毒目的。

芦荟最简单的食用方法

材料

芦荟果肉120公克,蜂蜜50cc,柠檬50cc,水300cc

做法

1、将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机中;

2、再以瞬间按键的方式打10次即可食用。

木立芦荟的吃法

做法:

1、芦荟去皮切小块,加西红柿,糖,凉拌来吃。

2、芦荟炒虾仁,还可以放点西芹,味道不错。

3、将芦荟去皮,切小块,加水煮,等水开的时候加冰糖就行。这个方法对经常便秘的人吃最好。

4、芦荟切条,用果珍淹,放到冰箱,吃的时候取出。冬瓜也可以这么做法。芦荟中充满果珍酸甜味,凉凉的很爽口。

食用芦荟时应当先做皮试,如果没有异常现象,方能使用。因为有些人的体质对芦荟有过敏现象,如出现红肿、剌痛、起疙瘩、腹痛等,严重的腹部还会有灼热感。

初次内服,若出现恶心、呕吐或下泻等症状,有的是暂时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次数较为频繁,则应暂停用药、减量服用或加热服用。过敏者如想食用,可少量外用或内服,等身体适应后再慢慢增量。

主要功效:

1.可增加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本身的力量来对抗病菌,加快治疗效果。

2.可防止脱发和促进生发,对胃溃疡的愈合有很好的作用。

3.强化心脏功能、软化变硬血管、有效调整“三高”。

4.含有增强胰岛素功能的活性物质,是糖尿病人的营养康复品。

5.能增强胃肠消化功能及胆、肝、胰腺等脏腑功能,是天然的通便剂。

6.有利尿、解毒、消除腹水的作用。

7.有消炎镇痛的作用,镇静效果迅速、可靠,无毒副作用。

8.能提高人体的抗癌免疫能力。

9.能消除人体的酸性体质,保持机体健康,减少感冒次数。

10.有抗过敏、抗组胺的作用。

11.是有效的细菌抑制剂,可用于防脚臭、口臭、腋臭。

12.有很好的防虫、防腐的作用。

13.对皮肤具有收敛、软化、保湿、消炎、漂白、解除角质化及改善伤痕的作用。

木立芦荟开的花 用途 食用方法??

木立芦荟:又称直立芦荟、鹿角芦荟。植株外形似小树,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胃酸少者尤宜。

内服芦荟鲜叶应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芦荟鲜叶、芦荟干叶和芦荟干块的区别

新鲜芦荟叶不仅具有芦荟干块的各种功能,而且药性较芦荟干块更温和,特别是新鲜芦荟所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聚糖能提高人体生理机能,促进人体健康,改善免疫,是芦荟干块所不及的。芦荟干叶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使一些有效成分损失和破坏,所以其作用也不如新鲜芦荟叶片全面。

二、食用芦荟新鲜叶片需要注意对象适宜性

对于体质虚弱或者脾胃虚寒者应谨慎服用。对于吃了芦荟鲜叶后就呕吐,或引起剧烈腹痛和伴有腹泻者也应禁止食用。芦荟是一种清热解毒峻下之药,对强体质(即实证型)比较适宜,而对弱体质(即虚证型),效果可能就不理想,只有了解适应性后,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服用芦荟新鲜叶片要适量

成年女性,每天可服用长3厘米、宽4厘米的芦荟叶肉1块。强壮男性,可适当增加(一般可加10%~20%)。小孩和老人,则应酌情减少。妊娠和经期的妇女应避免服用芦荟。

四、切忌把龙舌兰误作芦荟

龙舌兰和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是有毒的,所以切不要误食。芦荟品种除了少数几种如木立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五、切忌把芦荟当成“灵丹妙药”

尽管芦荟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为现代医药所证实,但是也不能将芦荟看成“灵丹妙药”,样样病都靠芦荟来治,特别对于急性疾病以及一些病势严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治疗,以免贻误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