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被除数,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问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还有人问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区别,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有余数的除法算法步骤呢,接下来,小编就来教教大家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
除数和被除数的区分方法:在除号前面的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是除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例如:652÷23
652在除号的前面,所以652是被除数,23在除号的后面,所以23是除数。
竖式表述:
红色线条上面的是被除数,橙色线条上面的是除数。
除法的相关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4、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法的运算性质:
1、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2、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3、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
除数和被除数的区分方法:在除号前面的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是除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例如:652÷23
652在除号的前面,所以652是被除数,23在除号的后面,所以23是除数。
竖式表述:
红色线条上面的是被除数,橙色线条上面的是除数。
多位数除法其法则如下:
1、截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从左边截出几位数,当被截出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再截一位数。
2、试商。用1,2,…,9中的适当数字作为初商,用初商去乘除数,使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所截取的数,并从截取的数中减去这个积,所得差应小于除数,差也可能是零。
3、再截数。将被除数第一次被截后余下的数,紧接着写在差的后面,称为第一余数,从第一余数中第二次截数,所截位数仍与除数的位数相同,当第二次被截数小于除数时,应再截一位数。
4、再试商。仍用1,2,…,9中的适当数字作为次商,用次商去乘除数,使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第二次截得的数,并从第二次截取的数中减去这个积,所得差应小于除数,差也可能是零,将被除数第二次被截后余下的数,紧接着写在第二次差的后面,称为第二次余数。
5、初商应写在第一次被截数的最末一位数字上边,次商应写在第二次被截数的最末一位数字上边,如初商和次商之间有空位应补0,0的个数与空位的个数相同。
6、用上述方法一直做下去,直到被除数的个位数字被截下参与计算完为止。如果最后一次差为0,把各次所得商按先后顺序从左到右排好,就得到完全商(简称商).如果最后一次差不为0,所得商称为不完全商。
怎么分辨被除数、除数和商?
被除数、除数和商他们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举个例子:
【10/3=?】,意思是,10被3除得到多少?3是除数,10被3除,得3余1,10是被除数。
怎样区分除数与被除数
首先你要搞清楚,“除”和“除以”的概念。比如:十四除以二,列出的式子是“14÷2”;而十四除二,列出的式子是”2÷14“,”除“和”除以“的概念是不同的。所以前面的数(14)就是被后面的数(2)除,叫作”被除数“。(列出式子就是”14÷2“)。 ”被除数“就是被”除数“除。
14÷2,读作:”14被2除“或”14除以2“。明白吗?
被除数和除数的区别???
除号前面的是被除数,后面的是除数,前面的是分子,后面的是分母
应用题中怎样分辨别被除数和除数
如果把除法看作等分的概念,被除数就是被等分的那个。比如8÷2,就是8被平均分成2份,8是被除数,2是除数。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数商不变; 2.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缩小(或扩大)几倍; 4.被除数扩大a倍,除数缩小b倍,则商扩大a×b倍。
小学生如何区分被除数和除数
首先你要搞清楚,“除”和“除以”的概念。
比如:十四除以二,列出的式子是“14÷2”;而十四除二,列出的式子是”2÷14“,”除“和”除以“的概念是不同的。所以前面的数(14)就是被后面的数(2)除,叫作”被除数“。(列出式子就是”14÷2“)。 ”被除数“就是被”除数“除。
14÷2,读作:”14被2除“或”14除以2“。
在有余数的除法当中除数和被除数是怎么区分
只有位置上可以区别(没有颜色或数量多少的区别)。
比如,除号左边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右边的数叫做除数;被除数除以除数,除不尽时会有余数(但是初中明规定:0也是余数,读作“余0”),而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比如(2)用竖式除时,在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在最左边(外边)的是除数,竖式的最下方的数就是余数。
除数和被除数是如何区分的比如100/50,谁
see
什么是被除数什么是除数和被除数
被除数(dividend),数学术语,是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除数(divisor)是一个数学概念,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四则运算
在数学中,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这样的运算叫四则运算。
四则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一道四则运算的算式并不需要一定有四种运算符号,一般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运算符号及括号,把多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把两个小数合并成一个小数的运算/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一个数乘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举例说明:
1° 乘法: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物体面积、体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2° 除法: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加法: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4° 减法: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