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技巧 >

144个简单科学小实验

  • x技巧
  • 2022-02-02

说到简单,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问简单的科学小制作天平,当然了,还有人想问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制作视频有关电池,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科学简单小视频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4个简单科学小实验,希望能够帮到您。

144个简单科学小实验

很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1

- 自制放大镜-

材料:一个酸奶杯、两根橡皮筋、一杯水、两张透明塑料薄膜

步骤:

1.将酸奶杯的杯底剪掉。

2.将一张塑料薄膜盖在杯子上面,让薄膜中间微微下陷一点,然后用橡皮筋绑好。

3.将水轻轻地倒在薄膜的凹陷部位。

4.将另一张塑料薄膜盖在上面,用第二根橡皮筋绑好。

原理:球面的容器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我们也把它叫做透镜。

如果你们去到郊外或野外,却苦于没有携带放大镜可以去观察小昆虫的奇妙世界,这个自制清水放大镜就可以解决问题啦!

2

- 制造小彩虹-

材料:一盆清水、一块平面镜

步骤:将镜子斜着放入水盆中,镜面对着阳光,调试到合适的角度,然后在对面墙上就能看见美丽的彩虹啦!

原理:镜子与水体共同使阳光发生了折射,然后投射在墙面而成。

相信童年的你也常常在阳光底下制造彩虹吧!《七色光》里唱: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色梦,走向未来。对于能自己制造出小彩虹这一美丽的景象,是不是都想欢欣起舞啦?

3

- 阳光烤蛋-

材料:一个生鸡蛋、一张黑纸、一张铝箔纸、一只小的玻璃瓶(能扣住鸡蛋)、一只大的玻璃瓶

步骤:

1.选择一处阳光照射的小空地,铺上铝箔纸(隔热)。

2.用黑纸把鸡蛋包住,放置在铝箔纸上。

3.扣上小的玻璃瓶,外面再扣上大的玻璃瓶。

4.耐心等上大概1小时(如果选择正午,等待时间会短一些),鸡蛋就烤熟啦。

小贴士:取玻璃瓶时最好小心操作,以免发生烫伤等意外。

原理:玻璃瓶具有聚光的作用,将阳光聚在一个焦点上迅速升温;选择黑纸是利用黑色吸收所有光的原理,加速吸光升温。

虽然阳光烤蛋耗时较久,但想象一下自己剥开蛋壳看到熟鸡蛋的激动心情吧!这种无需用电或火的自然方式会让你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力量。

4

- 发疯的气球-

材料:一个气球,一个乒乓球

步骤:

1.把气球的吹气口稍稍撑开,把乒乓球塞进里面。

2.把气球吹起来,打结系好。

3.将它高高扔向空中,再试着去接住它,是不是很困难呢?

原理:放入乒乓球会使气球内多了一份重力干扰,使得气球的活动轨迹变得非常奇怪。

想象一下自己追着这只发疯的气球跑却又抓不到它,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是不是感觉还挺好玩的?

5

- 成长的小树-

材料:一盒牙签、一根橡皮筋、一个盛满水的小碟子、一张咖啡滤纸、一只水彩笔(颜色随自己喜欢)、一把剪刀

步骤:

1.用橡皮筋将一把牙签紧紧地捆起来。

2.在咖啡滤纸上剪下一片树冠形状的纸片。

3.用水彩笔在纸片的底部涂上颜色。

4.将涂好色的树冠状纸片夹在牙签上,涂色的部分朝下。

5.将做好的牙签小树放入盛满清水的小碟子里,静心观察变化。

原理:水分通过牙签之间的缝隙向上提升,这是一种毛细现象。这种缝隙模仿的便是树木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这种极细的小管道将水分从根部运送到叶片中。

小树小树,告诉我,你是怎样长大的呢?自制这样一棵迷你小树,可以在悉心观察中领会小树成长的秘密。

6

- 让鸡蛋进瓶子-

材料:一个完全熟透的煮鸡蛋、带有瓶颈和瓶口的玻璃瓶子(粗细不能小于鸡蛋横向宽度的一半)、三根火柴

步骤:

1.把鸡蛋皮剥掉,注意不能弄破蛋白。如果能把蛋壳里的那层膜完整保留,那就更好了。

2.把鸡蛋准备好以后,就可以把其他道具摆放好了。相信肯定有人观看你的表演。

3.点燃三根火柴,轻轻放到瓶子里面,等待三秒钟。

4.把鸡蛋竖直立在瓶子口上。

5.鸡蛋就会滑进瓶颈里,然后落到瓶子里面!

小贴士:煮鸡蛋、冷却和剥皮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耐心。

原理:在瓶子里加热,里面的空气会膨胀起来。当空气冷却以后,就会将鸡蛋吸入瓶子里,而鸡蛋毫发无损。

这个实验就像一个魔术表演,当其他小伙伴看到远大于瓶口的鸡蛋被迅速吸入瓶子,大概会惊喜地尖叫吧!

7

- 柠檬汁隐形墨水-

材料:柠檬(如果你想写很多文字就准备多一点的柠檬汁)、一根牙签或其他能写字的工具(如棉签或者羽毛笔)、一把小刀、一些纸、一个小碗

步骤:

1.把柠檬切成两半,把柠檬汁挤到碗里。这就是隐形墨水——没想到会这么简单吧?

2.用牙签(或其他工具)蘸着柠檬汁,在纸上书写隐形文字。每个字最好重复描几遍,这样可以使字在显现出来的时候更清晰。

如何显现隐形文字:把写有隐形文字的纸放在灯泡底下,或者其他温度不是很高的热源旁边。随着温度升高,字迹会逐渐变成褐色,这样就可以读出你的密信了。

小贴士:为了防止纸张被烤煳,不要离热源太近。

原理:柠檬汁遇热会发生化学变化,因此纸上的笔迹就会显现出来。

为了不被人怀疑,选择一封普通书信,在空白处写上你的秘密消息吧!

8

- 小小跳伞员-

材料:一张方纸巾、两根30cm的细线、一卷胶带、一张硬卡纸、一把剪刀

步骤:

1.将纸巾打开, 叠成四折。

2.将封闭那端的一角剪掉,这样纸巾中央就出现一个小洞。

3.打开纸巾,用胶带将两根细线的两端分别粘在纸巾的四个角上。

4.在硬卡纸上画一个小人,将它剪下来。

5.最后用胶带把两根细线粘在跳伞员的背后,就准备好可以跳伞啦!

原理:降落伞便是利用空气阻力,从而降低物体的下降速度。

因为渴望飞翔,拥抱蓝天,于是人类发明了飞机、降落伞……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颗勇敢冒险的心,那么,先来一个完美的降落吧!

瓶子赛跑、带电的报纸、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带电的气球、可爱的浮水印、分合的水流、漂浮的针、神奇的牙签、有孔纸片托水、手绢的秘密。

简单小学生科学小实验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

  讲解: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剥去蛋壳。

  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

  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

  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推荐好玩又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一、自治放大镜

材料:一个酸奶杯、两根橡皮筋、一杯水、两张透明塑料薄膜

步骤:

1.将酸奶杯的杯底剪掉。

2.将一张塑料薄膜盖在杯子上面,让薄膜中间微微下陷一点,然后用橡皮筋绑好。

3.将水轻轻地倒在薄膜的凹陷部位。

4.将另一张塑料薄膜盖在上面,用第二根橡皮筋绑好。

原理:球面的容器可以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我们也把它叫做透镜。

二、制造小彩虹

材料:一盆清水、一块平面镜

步骤:将镜子斜着放入水盆中,镜面对着阳光,调试到合适的角度,然后在对面墙上就能看见美丽的彩虹啦!

原理:镜子与水体共同使阳光发生了折射,然后投射在墙面而成。

三、发疯的气球

材料:一个气球,一个乒乓球

步骤:

1.把气球的吹气口稍稍撑开,把乒乓球塞进里面。

2.把气球吹起来,打结系好。

3.将它高高扔向空中,再试着去接住它,是不是很困难呢?

原理:放入乒乓球会使气球内多了一份重力干扰,使得气球的活动轨迹变得非常奇怪。

四、柠檬汁隐形墨水

材料:柠檬(如果你想写很多文字就准备多一点的柠檬汁)、一根牙签或其他能写字的工具(如棉签或者羽毛笔)、一把小刀、一些纸、一个小碗

步骤:

1.把柠檬切成两半,把柠檬汁挤到碗里。这就是隐形墨水——没想到会这么简单吧?

2.用牙签(或其他工具)蘸着柠檬汁,在纸上书写隐形文字。每个字最好重复描几遍,这样可以使字在显现出来的时候更清晰。

如何显现隐形文字:把写有隐形文字的纸放在灯泡底下,或者其他温度不是很高的热源旁边。随着温度升高,字迹会逐渐变成褐色,这样就可以读出你的密信了。

小贴士:为了防止纸张被烤煳,不要离热源太近。

原理:柠檬汁遇热会发生化学变化,因此纸上的笔迹就会显现出来。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刚刚帮你手写的一个实验 点击图片放大了看 或者复制下来看

题目是:如何用气球提起一个罐头瓶子

注意:

瓶子不能是塑料的。

气球多带两个。

在家预先做一下实验,练好了之后再到班级表演。

点火时注意安全哦,身边放一盆水,以防万一。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很急很急很急!!!

几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视频中老师们做的小实验都很引人入胜,我也有几个小实验跟大家分享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实验1 拨动梳子齿产生声音

稀疏的齿产生的声音低,细密的齿产生的声音高,利用纸卷的“喇叭”或一些硬东西可以放大梳子产生的声音。

实验2 利用水杯比较振动与发出声音的不同

为了增强可比性,可以只用一个杯子或瓶子做——指导学生在往杯中加水的过程中,用小木棒敲击杯子的杯口,比较声音的不同。(实验结果——随着杯中水的增多,声音越来越低。提示:为了防止加水的过程中产生气泡,最好用凉开水。)

实验3 利用身边的材料观察共振现象

利用两个水杯,先往一个水杯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用铅笔敲打两个杯子的杯口,观察两个杯子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然后往第二个水杯中慢慢加水(同时敲打两个杯子的杯口),直到两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为止(此时两个杯子达到共振状态)。然后,用胶条把一根金属丝粘在第二个杯子的杯口,敲打第一个杯子的杯口,就会发现金属丝轻轻振动。随着不停地敲打并使粘有金属丝的杯子慢慢靠近第一个杯子,就会发现金属丝的振动幅度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掉下来。(相关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沙皇军队外出操练,随着当官的发出的口令,士兵们以整齐的步伐前进着。当部队行走在一座木桥上时,木桥忽然上下振动起来,最后随着哗啦一声巨响木桥塌了。经过检查发现,木桥的坍塌原因竟是士兵行进的节奏引起了桥的共振。从此以后,军队过桥时再也不敢以整齐的步伐前进了。)

实验4 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声音记录仪”

活动材料:没有盖子的罐头盒(或圆纸盒),圆纸片,胶水,钉子,粗铁丝,带尖儿的薄铁片,条形玻璃,蜡烛。

活动步骤:

⑴用合适的工具把罐头盒的底剪掉,于是罐头盒就变成了一个短粗的小圆筒。

⑵剪一个圆纸片,用胶水贴在罐头盒的一端,代替剪下来的盒底。

⑶待胶水干后,用水把纸喷湿。

⑷在圆筒侧面高度相同的位置,用钉子打出两个小孔。

⑸用老虎钳把铁丝窝成图中所示的形状,插到两个孔中。

⑹待用水润湿的纸底变干并像鼓皮一样绷紧时,在纸的中央滴一滴胶水,并把薄铁片粘到胶水上(铁片的一端是尖的,像针一样),放置一旁,直到干燥为止。

⑺点燃蜡烛,把玻璃放在火焰上烘烤,直到玻璃被熏黑。

⑻把玻璃条翻过来,使熏黑的一面朝上放在桌子上。

⑼把圆筒拿到跟前,使铁片上的针尖刚好够到熏黑的玻璃片。

⑽拉动玻璃片,观看针尖在熏黑的玻璃片上留下的运动轨迹。(对应周围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针尖会留下不同的轨迹。为了避免记录情况发生混乱,每做一次实验需换一块熏黑的玻璃板,而且每次发出的声音也应控制为一种。)

科学简单小实验,要过程和原理!!!!1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1)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2)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3)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4). 做测量实验,体验生活

学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先估计一个鸡蛋的质量,然后用天平进行测量,看你估计的是否准确。再用天平称出10个鸡蛋的质量,算出每个鸡蛋的平均质量,与你估计的值进行比较。

(5). 做惯性实验,有惊无险

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掉进玻璃杯。

(6). 做惯性实验,判断准确

用生熟鸡蛋各一个,分别放在桌面上,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因为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转平稳,而生鸡蛋由于惯性,摇晃不定,很快停止转动,由此可准确判断生鸡蛋熟鸡蛋。

(7). 做压强实验,直观明了

用手捏鸡蛋,由于鸡蛋表面各处受力均匀,受到的压强较小,鸡蛋难以捏破,可是如果我们用同一只手捏两个鸡蛋,由于鸡蛋与鸡蛋之间接触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很容易把鸡蛋捏破。

(8).做大气压实验,妙趣横生

在瓶口比鸡蛋稍小的广口瓶瓶底铺层沙子,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迅速放入瓶中,待会儿将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熟鸡蛋会被玻璃瓶吞进去。

(9).做浮力实验,生动有趣

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鸡蛋沉入水中。然后逐渐向杯中放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可以看到鸡蛋悬浮于水中任意位置。继续向杯中放入食盐,直到鸡蛋漂浮于水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鸡蛋在盐水中的三种状态。

由于鸡蛋外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稀盐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CaC03十2HC1=CaC12十C02(气)十H20

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气泡紧紧地附在蛋壳上,产生的浮力使鸡蛋上升,当鸡蛋升到液面时气泡所受的压力小,一部分气泡破裂,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扩散,从而使浮力减小,鸡蛋又开始下沉。当沉入杯底时,稀酸继续不断地和蛋壳发生化学反应,又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再次使鸡蛋上浮。这样循环往复上下运动,最后当鸡蛋外壳被盐酸作用光了之后,反应停止,鸡蛋的上下运动也就停止了。但是此时由于杯中的液体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所以最后液体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因而,鸡蛋最终浮在液体上部。

(1 0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11)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12)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13)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14)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15)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16)烧不坏的手帕

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

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原理: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17)石灰煮鸡蛋

南京小学的校舍需要重新维修,工人师傅往一堆的响声,好象开锅似的。慧清和艳丽两位同学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一边议论。慧清说:“看这个热乎劲,准能将鸡蛋烧熟。”艳丽说:“根本不可能。”她俩为了弄个明白,就从家里拿来一个鸡蛋,埋到正在冒气的石灰堆里,不大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鸡蛋爆炸了。她们看到这种情形,更加纳闷了,她们想来想去也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谁能给她俩解释一下?

答案

道理很简单。生石灰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加水后变成熟石灰,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白灰。把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叫做“消化”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18)不安定的卫生球

说起卫生球,大家一定很熟悉,经常用它来杀死衣箱中的蛀虫。然而,当你把它放到一个含有醋酸和小苏打的水溶液里一它会怎样呢?开始时,它一直沉睡在杯底,可是,过一会儿,它就不安静了,却在水里上下跳动,好象得了癫狂症一样。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答案

经过这种化学反应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了一个个很小很小的小气泡粘附在杯底或杯壁上,卫生球的全身也都粘满这种小气泡。二氧化碳比水轻,要往水面上升,一旦卫生球粘住的这种气泡达到了一定程度,就象溺水者拉到了救生圈一样,直往上升。当卫生球升到水面时,由于所受压力的减小,附在卫生球上面的小气泡破裂了,卫生球又恢复原来的比重,失去了“救生圈”,于是又沉回杯底,到再粘足够的小气泡时,又浮了上来。这样循环往复,卫生球便奔走不停。

百度的,你可以去找更多的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小实验可以设置的趣味一些,针对小孩子,可以用水果发电,神奇的泡泡水来解释张力等等。

一个超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你可以拿一枚针,在毛衣上摩擦,一定要同一个方向摩擦哦~然后拿一根线系在针的中央,你会发现针最后会指向南北方向~这验证这摩擦生电的原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