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鉴赏 >

2013年贵州省行政区划

  • x鉴赏
  • 2021-12-25

提到贵州省,大家应该都熟悉,有朋友问2013年贵州省行政区,还有朋友想问贵州省行政区划图最新,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江西有哪几个地级市?有多少个县?呢,下面小编就会给大家带来2013年贵州省行政区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3年贵州省行政区划

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

贵州,简称“黔”或“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界于北纬24°37′-29°13′ ,东经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总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贵州的相关情况:

1、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6个,占全省的52.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

2、2017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3540.83亿元,比2016年增长10.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020.78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439.63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6080.42亿元,增长11.5%。

3、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矿产资源大省。贵州省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

2013年5月21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钟山区老鹰山镇行政区域划归水城县管辖的批复》(黔府函[2013]105号):同意将钟山区老鹰山镇整建制划归水城县管辖,原老鹰山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钟山区、水城县行政区域界线做相应变更。  2013年5月21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水城县双戛彝族乡行政区域划归钟山区管辖的批复》(黔府函[2013]106号):同意将水城县双戛彝族乡整建制划归钟山区管辖,原双戛彝族乡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钟山区、水城县行政区域界线作相应变更。 2013年2月22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撤销平坝县城关镇建制设置鼓楼街道办事处和在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设置安平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黔府函[2013]28号):一、同意撤销平坝县城关镇建制,设置鼓楼街道办事处。辖鼓楼社区、自强社区、东方社区、中山社区、塔山村、中山村、顺城村、城垣村、廖家湾村、城北村、信泉村、蒙坝村、朝田村、猫坝村、大关村、小关村。二、同意在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区设立安平街道办事处。辖原城关镇塔南社区、文明社区、城南村、尧南村、大硐村、八角村、头铺村、五里村、谢华村、陶关村、马田村及黎阳第一、第二社区和原白云镇新场村、大寨村、金梯村。  2013年2月22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撤销水城县木果乡等三个乡设置木果镇等三个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29号):同意撤销木果彝族苗族乡,设置木果镇,镇政府驻双河村;同意撤销比德苗族彝族乡,设置比德镇,镇政府驻比德村;同意撤销保华彝族苗族乡,设置保华镇,镇政府驻加河村。上述三个乡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2月22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撤销剑河县磻溪乡太拥乡设置磻溪镇太拥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30号):同意撤销剑河县磻溪乡,设置磻溪镇,镇政府驻磻溪村;同意撤销剑河县太拥乡,设置太拥镇,镇政府驻太拥村。上述两个乡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4月25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黔东南自治州镇远县江古乡金堡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76号):同意撤销镇远县江古乡,设置江古镇,镇政府驻江古村;同意撤销镇远县金堡乡,设置金堡镇,镇政府驻金凯村。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4月25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贵阳市乌当区新场乡下坝乡百宜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77号):同意撤销乌当区新场乡,设置新场镇,镇政府驻新场村;同意撤销乌当区下坝乡,设置下坝镇,镇政府驻下坝村;同意撤销乌当区百宜乡,设置百宜镇,镇政府驻百宜村。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4月25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麦坪乡燕楼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78号):同意撤销花溪区党武乡,设置党武镇,镇政府驻党武村;同意撤销花溪区麦坪乡,设置麦坪镇,镇政府驻场坝村;同意撤销花溪区燕楼乡,设置燕楼镇,镇政府驻燕楼村。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4月25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贵阳市修文县六桶乡洒坪乡六屯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79号):同意撤销修文县六桶乡,设置六桶镇,镇政府驻盐井村;同意撤销修文县洒坪乡,设置洒坪镇,镇政府驻小坝村;同意撤销修文县六屯乡,设置六屯镇,镇政府驻都堡村。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4月25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黔东南自治州黄平县野洞河乡上塘乡浪洞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80号):同意撤销黄平县野洞河乡,设置野洞河镇,镇政府驻仁里村;同意撤销黄平县上塘乡,设置上塘镇,镇政府驻明星村;同意撤销黄平县浪洞乡,设置浪洞镇,镇政府驻浪洞村。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4月25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黔东南自治州岑巩县大有乡凯本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81号):同意撤销岑巩县大有乡,设置大有镇,镇政府驻大有村;同意撤销岑巩县凯本乡,设置凯本镇,镇政府驻大寨村。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4月28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毕节市大方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3]89号):同意撤销大方县鸡场乡、黄泥塘镇,合并设置新的黄泥塘镇,以原鸡场乡、黄泥塘镇地域为新设置黄泥塘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黄泥村;同意撤销大方县高店乡,设置对江镇,以原高店乡及大方镇的金星、湾子、对江、箐木、法书、龙井、元宝、杉林、花果等9个村地域为对江镇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堰塘村。  2013年5月9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毕节市织金县猫场镇营合乡合并设置新的猫场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95号):同意撤销织金县猫场镇、营合乡,设置新的猫场镇,以原猫场镇、营合乡地域为新设置的猫场镇行政区域,镇政府驻齐心村。  2013年5月9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毕节市黔西县钟山布依族彝族乡协和彝族苗族乡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96号):同意撤销黔西县钟山布依族彝族乡,设置钟山镇,镇政府驻金钟社区;同意撤销黔西县协和彝族苗族乡,设置协和镇,镇政府驻和谐社区;同意撤销黔西县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设置观音洞镇,镇政府驻井泉社区。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5月9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撤销大方县大方镇设置慕俄格古城等3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黔府函[2013]97号):同意撤销大方县大方镇,设置慕俄格古城、顺德、红旗三个街道办事处。以原大方镇陡坡村、关井村、凉井村、北郊社区、云龙村、南郊社区,羊场镇陇公村、穿岩村等8个村(社区)地域为慕俄格古城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云龙村;以原大方镇新铺村、小路村、大屯村、金鱼村、新庄村、龙昌村、余石村、白石村,小屯乡石墙村,东关乡岩下村等10个村地域为顺德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金鱼村;以原大方镇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石关村、城中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东郊社区、西南社区、西北社区等10个村(社区)地域为红旗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路塘村。  2013年5月9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撤销纳雍县雍熙镇王家寨镇设置雍熙等3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黔府函[2013]98号):同意撤销纳雍县雍熙镇,设置雍熙、文昌两个街道办事处。以原雍熙镇木井村、杨家河村、余家岩村、经营村、燎原村、永丰村、兴隆村、浪厂田村、永明村、岔河村、石板坡村、木兰村、海坝村、友谊村、苦李河村、河尾巴村、高坡村、高原村、龙井村、双水井村、中华社区、农贸社区、公园社区、茶林社区、沿河社区等25个村(社区)地域为雍熙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中华社区;以原雍熙镇沙锅寨村、石板河村、环城村、黄包包村、后寨村、左翼河村、果支村、坐勒村、闹地村、中寨村、猫场村等11个村(社区)地域为文昌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猫场社区。同意撤销纳雍县王家寨镇,设置居仁街道办事处。以原王家寨镇17个村(社区)地域为居仁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街上社区。  2013年5月20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黔东南自治州丹寨县扬武乡长青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102号):同意撤销丹寨县扬武乡、长青乡,设置扬武镇,以原扬武乡、长青乡地域为扬武镇行政区域,镇政府驻朱砂村。  2013年5月21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铜仁市德江县共和土家族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103号):同意撤销德江县共和土家族乡,设置共和镇,镇政府驻牛渡滩村。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3年5月20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撤销织金县城关镇八步镇绮陌乡普翁乡三甲白族苗族乡设置金凤等6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黔府函[2013]104号):同意撤销织金县城关镇,设置金凤、双堰、文腾3个街道办事处。以原城关镇白岩、克蚂、新寨、独店、田坝、岩脚、化垮、冷坝、平寨、鱼塘等10个村地域为金凤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冷坝村;以原城关镇双龙、桂花、黑石、干河、大寨、荷花、北门、花红、太平、金南、双堰、星秀等12个村(社区)地域为双堰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双堰社区;以原城关镇水依、西湖、大坡、独山、金北、金西、金中等7个村(社区)地域为文腾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金北社区。二、同意撤销织金县八步镇,设置八步街道办事处。以原八步镇地域为八步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八步村。三、同意撤销织金县绮陌乡,设置绮陌街道办事处,以原绮陌乡地域为绮陌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陡岩村。四、同意撤销织金县普翁乡、三甲白族苗族乡,合并设置三甲街道办事处,以原普翁乡、三甲白族苗族乡地域为三甲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三甲村。  2013年5月21日,《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铜仁市思南县长坝、板桥苗族土家族乡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3]107号):同意撤销思南县长坝苗族土家族乡,设置长坝镇,镇政府驻长坝社区;同意撤销思南县板桥苗族土家族乡,设置板桥镇,镇政府驻板桥社区。撤乡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

明清以来贵州省行政区划有哪些重大变化,简述之。

1.明朝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 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2.清朝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 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3.民国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4.建国后

1949年11月1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12月26日成立了 贵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设1个直辖市、8个 专区、1个专区辖市,共置79县。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专区,设置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

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置六盘水市,为省辖市。

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97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 遵义市。

2000年,撤销 安顺地区,设立地级安顺市。

2011年,撤销铜仁地区,毕节地区,设地级 铜仁市,地级 毕节市。

2017年4月,民政部同意撤销六盘水市盘县,设县级盘州市,由六盘水市代管。

贵州的行政区划

全省总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3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 地名人口(万人)面积(平方千米)区号代码行政区划贵阳市432.4680340851520100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六盘水市285.1299140858520200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遵义市612.7307630852520300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赤水市、仁怀市安顺市229.7392670853520400镇宁县、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关岭县、紫云县毕节市653.64268520857520500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铜仁市309.24180030856520600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玉屏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苗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80.59168050859522300兴义市、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348.06303390855522600镇远县、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23.11261950854522700都匀市、福泉市、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贵州省行政区划图

贵州省行政区划图

贵州行政区划有可能作大的调整吗

2016-2017年贵州省区划调整图,行政区划调整最新消息

贵阳行政区划 将作重大调整

撤销花溪区、小河区,设立新花溪区;在原金阳新区的基础上设立观山湖区

国务院对贵州省《关于贵阳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黔府呈〔2011〕46号)进行了批复,同意撤销贵阳市花溪区、小河区,设立新的贵阳市花溪区;同意设立贵阳市观山湖区。

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调整贵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2〕190号)有关内容,设立的贵阳市新花溪区,以原花溪区、小河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花溪区的行政区域,花溪区人民政府驻贵筑街道明珠大道192号;设立的贵阳市观山湖区,将贵阳市乌当区的金阳街道、金华镇、朱昌镇和清镇市的百花湖乡划归观山湖区管辖,以金阳街道、金华镇、朱昌镇、百花湖乡的行政区域为观山湖区的行政区域,观山湖区人民政府驻金阳街道北京西路8号。

国务院要求,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关资讯:

近日,国务院对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黔府呈〔2015〕31号)作出批复,批复主要内容如下:

一、同意撤销遵义县,设立遵义市播州区,以原遵义县(不含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毛石镇、松林镇、新舟镇、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喇叭镇)的行政区域为播州区的行政区域,播州区人民政府驻南白镇西大街53号。

二、同意将原遵义县的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毛石镇、松林镇划归遵义市汇川区管辖。

三、同意将原遵义县的新舟镇、虾子镇、三渡镇、永乐镇、喇叭镇和遵义市汇川区的北京路街道划归遵义市红花岗区管辖。

批复要求,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规定及时勘定;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

(具体调整方案,以文件颁发的内容为准)谢谢阅读!

贵州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开始于什么朝代

宋朝。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贵州有哪几个地级市?

贵州省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

地级市贵阳市 六盘水市 遵义市安顺市 铜仁市 毕节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试分析贵州行政区划现状及县级行政区地名特点

这个问题应该分为多种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种情况是只有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单元组成的商标。

根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原则的规定,可以作为商标。但如果名称有比名字更强大其他的含义,你可以注册并使用,但同样,是否有第二个含义在当前的商标法(2001年第二次修订版)的商标的实施已经登记之前仍然有效,你可以继续使用。总结一下这种情况:禁止原则,也有例外,法不溯及既往。

第二种情况下,该商标包含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

它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首先地名独立的商标体(显著)的一部分,并表达是真实的,不会导致货,质量的起源和其他特性构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您可以注册。和上面一样,如果商标注册早在这个版本的商标法(2001年第二次修订版)的,它仍然是有效的,可以继续使用。

二是商标的身体(显著)部分含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根据商标法第十条第8款,第二款第10条,第11条第二款原则上可以作为商标使用,但也有几个例外可以注册使用以下内容:

1时,在一个强名称的名字别的意思,

2,作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组成部分, 3,商标申请人,但它的全名是列入县,

4,地名,结合在一个显著的特征整个行政区划的名称等文字,

5,目前的商标法(2001年第二次修订版)的商标的实施已经登记之前,仍然有效,可以继续使用。

贵州的地区代码是多少

520000 GZ。

贵州省的地区代码主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执行两项国家标准而组成的,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身份号码。

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层次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扩展资料

行政区划代码从左至右是:

1、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2、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3、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