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鉴赏 >

1-36 号价电子排布图

  • x鉴赏
  • 2021-12-18

谈到价电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朋友问1~36号元素电子排布,事实上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铬的电子排布图为什么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36 号价电子排布图,希望你喜欢。

1-36 号价电子排布图

详细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

呵呵,我上高中时也搜索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般情况下在网上不好找到,所以我高中时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后来高二时看了大学的无机化学,终于弄懂了

我按照下面的格式来给你回答(右面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H 1

He 2

Li 2 1

Be 2 2

B 2 3

C 2 4

N 2 5

O 2 6

F 2 7

Ne 2 8

Na 2 8 1

Mg 2 8 2

Al 2 8 3

Si 2 8 4

P 2 8 5

S 2 8 6

Cl 2 8 7

Ar 2 8 8

K 2 8 8 1

Ca 2 8 8 2

Sc 2 8 9 2 (从这里开始进入副族)

Ti 2 8 10 2

V 2 8 11 2

Cr 2 8 13 1(注意这里的特殊情况:按照一般规律,本应是2 8 12 2,但这里比较特殊。下面还有好几个这样的特殊元素)

Mn 2 8 13 2

Fe 2 8 14 2

Co 2 8 15 2

Ni 2 8 16 2

Cu 2 8 18 1(同上面的Cr一样,这也比较特殊,本应是2 8 17 2)

Zn 2 8 18 2

Ga 2 8 18 3(从这里开始回到主族)

Ge 2 8 18 4

As 2 8 18 5

Sn 2 8 18 6

Br 2 8 18 7

Kr 2 8 18 8

我还回答过下面两个问题,也是关于化学元素周期律的,你看看,应该对你有好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2044910.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632534.html

另外,建议你去看一下大学无机化学里的这一章,我那时就是这么干的,对自己很有好处。理论推导不用看懂,只需要把结论记住就行了,相信对你有帮助。高中的知识太局限,如果你只用高中学到的东西去想这些问题,根本想不通。

1~36号《价电子》书写

基态原子是处于能量最低状态下的原子,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决定了元素周期表的划分和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要认识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必需要掌握排布原则和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

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三大原则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的排布要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以形成稳定结构。

2、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

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3、洪特规则: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的分占

不同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

洪特规则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遵循能量最低原则,根据光谱实验结果,洪特进一

步指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和d10 )、半充满(p3和d5)和全空(p0和d0 )状态时,体系能量最低,原子最稳定。

二、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电子轨道时,一般先填满能量低的轨道,再填能量高的轨道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以下规律:

1、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ns<np<nd<nf

2、.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1s<2s<3s<4s……

3、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x、2py、2pz轨道的能量相等

因此随核电荷数递增,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如下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1S,2S,2P,3S,3P,4S,3d ,4P„„。其中,S、P、d 分别有 1、3 、5个轨道,每个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当原子最外层的轨道能量相同时,最后几个电子的排布要符合洪特规则。当出现d 轨道时,电子按ns、(n-1)d、np 顺序排布,这样的排布方式使体系的能量最低,这一规律叫“能级交错”。

电子排布顺序如图:

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过于繁琐,可以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如:Na:1s22s22p63s1或Na:[Ne]3s1。其中24Cr:1s22s22p63s23p63d54s1和

2262610129Cr:1s2s2p3s3p3d4s符合洪特规则中的半满、全满状态。

例题1确定一个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应遵循哪些规则?下列电子排布式各违犯了哪一规则?

(1)7N:1s22s22px22py1

(2) 28Ni:1s22s22p63s23p63d10

1/2

(3)22Ti:1s22s22p63s23p10

解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应遵循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1)中有3个2P电子,根据洪特规则,它们应分占2px、2py、2pz三个轨道,电子排布式应为:

221117N:1s2s2px2py2pz;(2) 违反了能量最低原则,由于E3d<E4s,其正确电子排布式应为:226268228Ni:1s2s2p3s3p3d4s;(3) 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因为3P只有三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总共不应超过6个电子,其正确电子排布式应为:22Ti:1s22s22p63s23p63d24s2。

例题2某元素原子共有5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n=3, l=2, m=2, ms=+1/2。试写出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解析:本题关键是根据量子数推出价电子排布,由此即可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及回答问题。由一个价电子的量子数可知,该电子为3d电子,由于E3d<E4s, 则必有两个电子必为4s电子,另两个必为3d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4s2。

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1、1-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2、7-12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3、13-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4、19-24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5、25-30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6、3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电子排布的规则

1、构筑原理

整个体系的能量越低越好。一般来说,新填入的电子都是填在能量最低的空轨道上的。

2、洪德规则

电子尽可能的占据不同轨道,自旋方向相同。

3、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体系中,没有两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是完全相同的。

4、能级交错

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1到36号化学元素的电子排布图。

如图

求化学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图!

我按照下面的格式来给你回答(右面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H 1

He 2

Li 2 1

Be 2 2

B 2 3

C 2 4

N 2 5

O 2 6

F 2 7

Ne 2 8

Na 2 8 1

Mg 2 8 2

Al 2 8 3

Si 2 8 4

P 2 8 5

S 2 8 6

Cl 2 8 7

Ar 2 8 8

K 2 8 8 1

Ca 2 8 8 2

Sc 2 8 9 2 (从这里开始进入副族)

Ti 2 8 10 2

V 2 8 11 2

Cr 2 8 13 1(注意这里的特殊情况:按照一般规律,本应是2 8 12 2,但这里比较特殊。下面还有好几个这样的特殊元素)

Mn 2 8 13 2

Fe 2 8 14 2

Co 2 8 15 2

Ni 2 8 16 2

Cu 2 8 18 1(同上面的Cr一样,这也比较特殊,本应是2 8 17 2)

Zn 2 8 18 2

Ga 2 8 18 3(从这里开始回到主族)

Ge 2 8 18 4

As 2 8 18 5

Sn 2 8 18 6

Br 2 8 18 7

Kr 2 8 18 8

请问电子排布图以及价电子排布图怎么画?

电子排布图共有两种画法 一种是把1s到最后的全画出(核外电子排布)、另一种则是把最外层的表示出来(价层电子排布)。

1、电子排布图用小方块表示轨道,用方块的数量表示能级,用箭头表示电子运动方向,方块的位置表示能量高低。

详情见下图:

2、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指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即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又称作特征电子构型。

外围电子与价电子概念不同,外围电子是指原子核外最高能级组上的电子,价电子是指原子核外能与其它原子形成化学键的电子,虽都是核外电子,但范围不同。

此外: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不仅是最外层电子,次外层电子及某些元素的倒数第三层电子也可成为价电子,外围电子包括成键电子和非成键电子。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式有什么区别?分别是什么意思

1、定义上的区别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原子在参与化学反应时能够用于成键的电子,是原子核外跟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在主族元素中,价电子数就是最外层电子数。

副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除最外层电子外,还可包括次外层电子。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指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即外围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式: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式之一。有七个电子层,分别用1、2、3、4、5、6、7等数字表示K、L、M、N、O、P、Q等电子层

用s、p、d、f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如钠原子的电子排布1s2 2s2 2p6 3s1 。迄今为止,只发现了7个电子层!

电子排布式是指用能级的符号及能级中容纳电子数值表达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

电子排布式中的内层电子排布可用相应的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来表示,以简化电子排布式。以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加方括号的部分称为“原子实”。

2、意义上的区别: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指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排布式即外围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排布式又称作特征电子构型。

外围电子与价电子概念不同。

外围电子是指原子核外最高能级组上的电子。

价电子是指原子核外能与其它原子形成化学键的电子。虽都是核外电子,但范围不同。

电子排布式:

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及其补充规则

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3、构成上的区别: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不仅是最外层电子,次外层电子及

某些元素的倒数第三层电子也可成为价电子。

外围电子包括成键电子和非成键电子。

电子排布式:

有七个电子层,分别用1、2、3、4、5、6、7等数字表示K、L、M、N、O、P、Q等电子层,用s、p、d、f等符号分别表示各电子亚层,并在这些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示各亚层上电子的数目。

铁的电子排布图

铁的电子排布图:

元素电子排布图的小方块表示轨道,用方块的数量表示能级,用箭头表示电子运动方向,小方块的位置表示能量高低。但是电子排布图限制于其表达的电子只能是处于基态,气态,中性的电子。

1-36号元素电子的排布:

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则:

构筑原理:整个体系的能量越低越好。一般来说,新填入的电子都是填在能量最低的空轨道上的。

洪德规则:电子尽可能的占据不同轨道,自旋方向相同。

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体系中,没有两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是完全相同的。

能级交错: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