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鉴赏 >

教你一个穴位快速退热的方法

  • x鉴赏
  • 2021-12-17

谈到穴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人问教你一个穴位快速退热的方法,当然了,还有人想问5岁小男孩高烧老反复怎么办,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教你一个穴位快速退热的方法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教你一个穴位快速退热的方法,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教你一个穴位快速退热的方法

发热多是机体正气与外来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

1.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曲池、合谷、外关穴: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4.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所以病人应该首先去医院。

可以退烧的穴位有大椎穴,十宣穴。合谷穴,曲池穴,外关穴,但是发烧最好用物理的方法降温,比方说,可以用酒精或者是白酒兑温开水,在额头,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处擦拭。

求医不如求己哪个穴位快速治疗退烧

如果是外感的发热可以在大椎、曲池、少商穴、耳尖刺血

退热四大穴是什么

朋友,你好!

人体上有几个退热的特效穴位,它们是大椎、曲池、合谷、外关,退热效果立竿见影,我们可以称它们为身体里的“安乃近”。

小孩常常高烧不退,这是人体自身抗病毒的导致发烧的原因有很多。高热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引起的,是寒邪还是热邪引起的,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体内气机不畅、内外不通,致使人体不能像正常情况下那样内外通调,阳气被郁闭在体内,从而化成热和火。

另外头痛发烧还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现在有一种退热贴是比较流行的物理降温产品,效果也不错,比如:贝天乐退热贴

八岁的小男孩高烧用什么办法能让他退烧按摩什么穴位怎么按?

38.5℃以上吃退烧药,以内物理降温,就是贴推烧贴或者热毛巾擦手脚,没有听说过按穴位退烧的。

小儿推拿退烧的穴位在哪个位置?

1 开天门100次 1、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2、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4、功用:醒脑、镇惊、安神。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 推坎宫100次 1、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4、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3 运太阳100次 1、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2、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3、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4、功用:开窍、醒神。 5、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 清肺经200次 1、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4、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5 清天河水200次 1、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4、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6 退六腑200次 1、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4、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天河水穴位退烧什么手法

你好:天河水穴位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叫天河水。

操作:推天河水法是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成人自劳宫穴开始推至肘横纹

百度安全验证

母羊退烧穴位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感染性疾病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二、非感染性疾病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宝宝发热39℃,艾灸哪几个穴位能退烧

给宝宝用艾灸退热,选取的穴位分别是:大椎穴、肺俞穴、身柱穴和风门穴。父母手拿艾条,采用悬灸方式,距离宝宝穴位大约3-5cm处,以皮肤感到微热即可。每穴艾灸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为宜,艾灸过程中注意宝宝出汗情况,不要出现虚脱,尤其是要注意别让艾条烫伤了宝宝。艾灸之后一定要多给宝宝喝水,以补充因为艾灸而体内丢失的水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