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梯形,大家应该都知道,有朋友问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得来的,事实上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这到底是咋回事?其实知道面积知道底怎么求高呢,小编为大家带来梯形的面积怎么求,希望大家会喜欢。
梯形的面积怎么求
梯形面积公式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面积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如果梯形的上下两底分别用 a和 b表示,高用 h表示,梯形的面积s=(a+b)×h÷2 。
2、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
根据梯形中位线的长度等于上下两底和的一半,梯形的面积也等于中位线与高的乘积。如果梯形的中位线用 m表示,高用 h表示,梯形的面积s=mh 。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面积公式的推导: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平移和旋转可以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转化后,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梯形面积的2倍。
大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
大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拼成之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a+b),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h,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两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上底+下底)×梯形的高
所以梯形的面积=(梯形的上底+下底)×梯形的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2、连接AC或BD,梯形被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如图)
三角形ABC的底为梯形的上底a,高就是梯形的高h;三角形ADC的底为梯形的下底b,高同样是梯形的高h。梯形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ADC的面积。
即:S=ah÷2+bh÷2
=(ah+bh)÷2
=(a+b)h÷2
3、如图,连接A点和腰BC的中点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F点。
由图可知,阴影部分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将上面的阴影部分移到下面,梯形变成了一个大三角形ADF。梯形的面积就等于大三角形ADF的面积。而大三角形的底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a+b),大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h。
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
S=(a+b)h÷2
梯形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与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类似。
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1、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2、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3、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梯形的分类:
1、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3、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是两种特殊的梯形。
梯形面积怎么计算?
1、(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2、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L-中位线)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梯形(trapezium)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
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ium)。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与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类似。
百度百科-梯形
请问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上底+下底)x高/2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得到上面的公式。
梯形面积公式
周长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 。
面积
①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②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④只知四边长度时的面积公式:
梯形的高:10×2÷2=10米
梯形面积:(6+4)×10÷2=50平方米
梯形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与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类似。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AC=DB,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证明:
过点A作AE∥DC交BC边于点E.
∵AB=CD,AC=DB,
∴△ABC≌△DCB,∴∠ABC=∠DCB
又∵AE∥DC,
∴∠AEB=∠DCB
∴∠ABC=∠AEB ,∴AB=AE,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又AB=DC,且AD≠BC,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提示:判定一个任意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如果不能直接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一般的方法是通过作辅助线,将此四边形分解为熟悉的多边形,此例就是通过作平行线,将四边形分解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性质
(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邻角互补(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4)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
(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梯形面积怎么算
梯形面积需要用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2、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4、只知四边长度时的面积公式:
特殊梯形
一、等腰梯形
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ium )。
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判定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二、直角梯形
定义: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性质
1、直角梯形其中1个角是直角。
2、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弱于非直角梯形。
判定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有梯形的面积,有高,怎么求上底和下底公式是
1、上底 = 面积 × 2 ÷ 高 - 下底
2、下底 = 面积 × 2 ÷ 高 - 上底
3、上底 + 下底 = 面积 × 2 ÷ 高
上面的三个公式都是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变换得到的。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上底+下底)×高÷2。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面积×2=(上底+下底)×高,等式两边同时除以高得到:上底+下底= 面积 × 2 ÷ 高。
梯形的性质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梯形的其他公式:
1、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3、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
4、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
知道面积上底的和下底,求梯形的高怎么算?
高 = 面积 × 2 ÷ (上底 + 下底)。
解答过程:
1.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
2.面积=(上底+下底)×高÷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上底+下底),可得:面积÷(上底+下底)=高÷2。
3.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高 = 面积 × 2 ÷ (上底 + 下底)。
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
梯形判定: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梯形的体积公式
梯形为平面图形,无法求出体积,但是梯形体可以求出体积
梯形体:上、下面平行且为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即四棱台),四个侧面都是梯形由此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梯形体.
梯形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进行计算:V=[S1+S2+√(S1*S2)]*h/3
不规则梯形的面积公式怎么算
不规则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四条边的长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a为底边长度;
b为左腰长度;
c为上边长度;
d为右腰长度。
规则梯形面积的计算:
①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
变形1:h=2S÷(a+c);
变形2:a=2s÷h-c;
变形3:c=2s÷h-a。
②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百度百科-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