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认知,大家都了解,有人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理论是,另外,还有人问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让大家少走弯路。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论述题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
二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⒈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⒉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⒊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⒋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三影响发展的因素:
⒈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⒉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⒊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⒋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答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他把认知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个大的阶段,四大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
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
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
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
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
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
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心理学 皮亚杰把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7-11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西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对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两种质疑。
一、近年来,在西方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皮亚杰的年龄阶段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形式进行的。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许多重要的认知能力在儿童十分年幼时就已经存在,只是程度有限,这些能力将随着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增长,一直发展到成年期。心理学家们提出这种批评是以下面观点为依据的:
(1)认为皮亚杰发展阶段论的事实根据不足。传统的皮亚杰理论认为,幼儿缺乏某种认知能力,这种结论是依据非常有限的实验结果而推导出来的。
但现已有科学研究表明,在比较复杂的课题任务中,各种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变化常使某些重要的认知能力时而表现时而隐蔽,因此,仅通过少量的实验,就来概括儿童的认知能力,根据不够充分。
(2)认为皮亚杰的实验过于困难,不适合年幼儿童去做,因而不能挖掘表现出幼儿的应有能力。最近的研究结果已表明,如果研究者能设计出难度适当的课题任务,如果事先引入训练程序,再做皮亚杰的实验时,年幼儿童就能表现出原认为缺乏的认知能力。
二、提出成人思维发展的模式。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等人,对皮亚杰的将15岁定为思维成熟期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15岁不一定是思维发展的成熟年龄,形式运算思维也不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佩里把大学生的思维概括为如下三种水平:
(1)二元论(dualism)水平;
(2)相对论(relativism)水平;
(3)约定性(commitment)水平。第一章提到的里格,他明确地提出辩证运算是思维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此阶段正是成人思维发展的特征。
上述两种观点的提出者都表示自己是新皮亚杰主义者,但是他们在思维发展的模式上却和皮亚杰的学说有着不同的看法。
百度百科_让·皮亚杰
皮亚杰将儿童智慧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
皮亚杰将儿童智慧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而这些新的心智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来理解世界。
虽然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个发展阶段。同一个个体或许能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活动,这明显地表现于一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转折时期。
扩展资料:
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让·皮亚杰(Jean Piaget,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百度百科-让·皮亚杰
百度百科-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为哪几个原则阶段
①感觉运动期:通过与事物的感觉运动性接触,来认识世界,具有简单的思考能力;
②前运思期: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和看待事物,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缺乏正确的逻辑推论能力;
③具体运思期: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事物的转化,进行逻辑推理活动;
④形式运思期:不仅能思考具体事物,也能思考抽象情绪,具有综合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及决策能力。
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考题形式主要以单多选和简答的形式出现,学员往往无法识记四个阶段的名称以及四阶段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可以划分为顺序不变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有的行为模式。现分阶段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或叫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本阶段主要通过肌肉动作和感觉去探索外界的世界。比如,婴幼儿往往喜欢通过抓取和吸吮获取关于事物的直观感觉。在9-12个月的时候婴幼儿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依旧存在。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约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泛灵论,认为踩了小草,小草会疼。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的想法和他是一样的,在言语上的表现就是自我中心言语,这种自我中心言语主要表现为三类:一类是重复,儿童为了发音的愉快而重复几个字;第二类是独白,即自说自话;第三类是集体独白,也就是在集体中,每个儿童都在自说自话,但是彼此间并无交谈。这一阶段整体上,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和前运算阶段的特点进行对比记忆,前一阶段的思维是不可逆、不守恒的,而这一阶段的思维开始出现去集中化,可以从多角度看问题,出现了可逆性和守恒性。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要与具体的事物和场景相联系,与此相关的一道高频考题是:儿童能够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并且能够比较路线的长短,说明儿童的思维处于哪一阶段?在题干中体现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符合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可以不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可以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同时还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仔细审题,抓住每一阶段的关键特征,做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