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讯息 >

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

  • 讯息
  • 2021-11-20

聊到消毒剂,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问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有哪些,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什么病呢,下面小编就会给大家带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供大家参考!

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

根据不同的消毒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消毒液,常见的可以选择: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具体如下:

1、手的消毒

目前WHO推荐的手消毒剂为含量70%—75%的乙醇,在没有明显污物的情况下,使用七步洗手法用乙醇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有明显污物的情况下,要用流水和洗手液清洗,擦干后再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物体表面的消毒

建议使用泡腾消毒片或者84消毒液。泡腾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能在水中自溶,使用比较方便,一般1升水中放1片或者2片,就可以用于此次疫情的物体表面消毒。

84消毒液要仔细按照说明书来配制,有效氯浓度要达到500mg/L—1000mg/L。

3、空气的消毒

空气消毒在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中效果有限,在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转走后的终末消毒时有意义,建议由专业的卫生人员在无人状态下使用过氧乙酸或者过氧化氢处置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处理。

公众预防方式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3、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

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是不是有限?最长有多久?

以冠状病毒来讲,在室温条件下,在不同体液、甚至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10天不等。温度主要影响病毒的生存时间,不会影响其传染能力。因为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所以通过各种方式灭活病毒和采取多方位的防护措施可最大限度减少被传染的可能。

病毒对热敏感,当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平时用空调制热升高环境温度不可能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暖气温度也达不到杀灭病毒的效果。另外,太阳的照射温度不能达到56℃,日照紫外线的强度也达不到紫外灯的强度。

空气消毒方法:

1、有人的房间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2、有紫外灯时,在无人房间每日紫外线灯照射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

3、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方法: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含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纸巾彻底擦拭消毒,每日2次。

新型冠状病毒在体外可生存多久?

新型冠状病毒不同温度下,不同湿度的空气中,存活时间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温度

温度越高,病毒越难存活,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全部灭活,在室温25度左右时,病毒很快会丧失传染性,但是现在是冬季,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会更长。

2、湿度

不同于细菌,病毒通常更容易在干燥的空气中传播,但这并不代表在干燥空气中就存活时间长。这是因为潮湿的空气中,病毒比较容易落在物体表面上和地面上,但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在空气中漂浮。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存活。

日常防护的办法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3、避免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传播;与病人的密切接触;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

一定要注意这几种传播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

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主要症状

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严重,只是说病毒感染者不一定人人都会面临最严重的后果。

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儿童感染率相对较低,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没有证据表明猫狗等宠物可以被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暴露在空气中能独立存活多久?

在目前北方的温度和湿度下,白天相对干燥的日光照射下,冠状病毒体外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分钟。因为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甚至空气质量等也很敏感,当冠状病毒暴露在实际的外界环境中时也存活不久。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最普遍的是飞沫传播了,也就是说,唾液中含有病毒。病毒不同温度下,不同湿度的空气中,存活时间是不一样的。

先说温度,温度越高,病毒越难存活,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全部灭活,在室温25度左右时,病毒很快会丧失传染性,但是现在是冬季,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会更长。

再说湿度,不同于细菌,病毒通常更容易在干燥的空气中传播,但这并不代表在干燥空气中就存活时间长。这是因为潮湿的空气中,病毒比较容易落在物体表面上和地面上,但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在空气中漂浮。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存活。

防护的方式

1、非医务工作者,或者说普通人,带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可以做到防护了。但是要注意的是,口罩要勤换,并且不能乱扔,这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提供了机会。切记自己的口罩在家消消毒后再丢弃。

2、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少去公共场合,都是避免被传染的最好的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传播用什么消毒?

  • 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数病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和腹泻。

  2.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37.3度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等。

  3.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

  1.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2. 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3. 多饮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4. 居住及工作环境中多保持通风状态。

  • 怀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1. 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要第一时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2. 身体进一步出现发热(发烧度数>37.3度)、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时,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3.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要保持医学观察14天,14天期间如果无其他症状发生,才可以解除隔离。

以下是其他关于冠状病毒的其他专题解读:

【预防知识】积极防护,保护自己

【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种类盘点

若您在疫情期间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询

查看各地实时交通封禁状况可关注: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报

若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可足不出户,在线免费问医生:阻击肺炎免费问医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