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植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朋友问关于植物的手抄报,当然了,还有人想问关于植物的手抄报,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奇妙的植物手抄报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植物的手抄报,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植物的手抄报
资料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5000种苔藓植物。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
植物已是距今二十五亿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其后藻类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志留纪),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进化为蕨类植物,为大地首次添上绿装。三亿六千万年前(石炭纪),蕨类植物衰落,代之而起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形成沼泽森林。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于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三叠纪)几乎全部灭绝,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进化出花粉管,并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形成茂密的森林。在距今1亿4千万年前白垩纪开始的时候,更新、更进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经从某种裸子植物当中分化出来。进入新生代以后,由于地球环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热带、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在中、高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多样化气
候,蕨类植物因适应性的欠缺进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适应性的局限而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时,被子植物在遗传、发育的许多过程中以及茎叶等结构上的进步性、尤其是它们在花这个繁殖器官上所表现出的巨大进步性发挥了作用,使它们能够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去适应那些变得严酷的环境条件反而发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类型,到现代已经有了80多个目、200多个科。正是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装点得分外美丽。
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被分类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植物。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6000种苔藓植物、11000种蕨类植物和8000种绿藻。
关于植物的手抄报:
1、绘画中要画有植物
2、要有植物的介绍
3、可以提到爱护树木,爱护自然
关于形形色色的植物的手抄报怎么做简单又好看
资料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5000种苔藓植物。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
植物已是距今二十五亿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其后藻类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志留纪),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进化为蕨类植物,为大地首次添上绿装。三亿六千万年前(石炭纪),蕨类植物衰落,代之而起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形成沼泽森林。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于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三叠纪)几乎全部灭绝,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进化出花粉管,并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形成茂密的森林。在距今1亿4千万年前白垩纪开始的时候,更新、更进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经从某种裸子植物当中分化出来。进入新生代以后,由于地球环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热带、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在中、高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多样化气
候,蕨类植物因适应性的欠缺进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适应性的局限而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时,被子植物在遗传、发育的许多过程中以及茎叶等结构上的进步性、尤其是它们在花这个繁殖器官上所表现出的巨大进步性发挥了作用,使它们能够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去适应那些变得严酷的环境条件反而发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类型,到现代已经有了80多个目、200多个科。正是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装点得分外美丽。
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被分类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植物。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6000种苔藓植物、11000种蕨类植物和8000种绿藻。
关于植物天地的手抄报内容
资料
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构成。
酸角树开花(8张)
植物的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释放氧气后,剩下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作为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区分成植物(通常是不移动的)和动物(时常会移动去获取食物)两种。在林奈系统里,则被分为了植物界和动物界两界。后来,人们渐渐了解过原本定义的植物界中包含了数个不相关的类群,并将真菌和数种藻类移至新的界去。然而,对于植物仍然有许多种看法,不论是在专业上的,还是在一般大众的眼中来看。而也确实,若试图要完美地将“植物”放至单一个分类里是会发生问题的,因为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植物”这一词对现今分类学和系统分类学所立基的种系发生学的概念之间的关连性并不是很清楚。
植物已是距今二十五亿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其后藻类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志留纪),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进化为蕨类植物,为大地首次添上绿装。三亿六千万年前(石炭纪),蕨类植物衰落,代之而起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形成沼泽森林。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于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三叠纪)几乎全部灭绝,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进化出花粉管,并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形成茂密的森林。在距今1亿4千万年前白垩纪开始的时候,更新、更进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经从某种裸子植物当中分化出来。进入新生代以后,由于地球环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热带、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在中、高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多样化气
候,蕨类植物因适应性的欠缺进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适应性的局限而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时,被子植物在遗传、发育的许多过程中以及茎叶等结构上的进步性、尤其是它们在花这个繁殖器官上所表现出的巨大进步性发挥了作用,使它们能够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去适应那些变得严酷的环境条件反而发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类型,到现代已经有了80多个目、200多个科。正是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装点得分外美丽。
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被分类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植物。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6000种苔藓植物、11000种蕨类植物和8000种绿藻。
植物是怎样传播的手抄报
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种子是种子植物用以繁殖的特有结构,在被子植物,种子是包在果皮里受果实保护的,同时,果实的结构也有助于种子的散布。随着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扩大了后代的分布范围,有利于种族繁荣,也为丰富植物的适应性提供了条件。
果实和种子的散布,主要依靠风力、水力、火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以及通过果实本身所产生的机械力量。果实和种子对于各种散布力量的适应形式是多样的。现分别介绍于下。
一、果实种子对风力散布的适应
(一)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借助风力散布的,它们一般细小质轻,能悬浮在空气中为风力吹送到远处,如兰科植物的种子小而轻,可随风吹送到数公里以外的范围内分布;
(二)果实或种子的表面常生有絮毛、果翅,或其他有助于承受风力飞翔的特殊构造。如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萝摩科(Asclepiadaceae)、杨柳科(Salicaceae)的种子外面都有细长的绒毛(棉絮和柳絮),蒲公英属(Taraxacum)等不少菊科瘦果上有花萼特化形成的降落伞状的冠毛;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果实上带有宿存的羽状柱头,槭树属(Acer)、榆属(Ulmus)等的瘦果果皮边缘以及油松(Pinus tabuiaeformis Carr.)、云杉属(Picea )等裸子植物种子的种皮铺展成翅状,又如酸浆属(Physails)、叶子花(Bougainvillaea spectabilis Willd.)、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纸袋等的果实有薄膜状的气囊,这些都是适于风力吹送的特有结构。
(三)在草原和荒漠上,有些植物种子成熟时,球形的植株在根颈部断离,随风吹滚,分布到较远的场所,如风滚草(tumble weed),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猪毛莱(Salsola sp.)、等。
二、对水散布的适应
(一)水生植物 水生和沼泽地生长的植物,果实和种子往往借水力传送。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果实,俗称莲蓬,呈倒圆锥形,通气组织疏松,质轻,飘浮水面,随水流到各处;同时把种子远布各地。“胎生植物”红树科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 Bl.)的种子在果实脱离母体前发育为长棒状幼苗后落水,沿海岸漂流一段时间后扎根定居。
(二)陆生植物中的椰子(Cocos nucifera L.),它的果实是靠海洋散布的。椰果的中果皮疏松,富有纤维,适应在水中飘浮;内果皮又极坚厚,可防止水分侵蚀;果实内含大量椰汁,可以使胚发育,这就使椰果能在咸水的环境条件下萌发。热带海岸地带多椰林分布,与果实的散布有一定关系。
2.有些旱生植物也靠水传播种子,如番杏科的松叶菊属(Mesembryanthemum)等的果实要在大雨中涨大、开裂,既使种子放散,又使之得到萌发所需的水分。有不少硕果开裂后也是靠雨水冲刷或风吹散布种子的,如:石竹属(Dianthus)、马齿苋属(Portulaca)等。
三、对动物和人类散布的适应
(一)肉果类的传播
肉果类多半是鸟、兽等动物喜欢的食物,这些果实被吞食后,果皮部分被消化吸收,残留的种子,由于有坚韧的种皮保护,不经消化即随鸟、兽的粪便排出,散落各处,如果条件适合,便能萌发。同样,多种植物的果实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辅助食品,在取食时往往把种子随处抛弃,种子借此取得了广为散布的机会。果实在种子成熟时,才向动物发出取食信息,色、香、味均发生了适口性改变。蔷薇科的苹果(Malus pumila Mill.)、?X?K(Cydonia oblonga Mill.)、树莓(Rubus sp.)、漆树科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等。地下结果的非洲甜瓜(Citrullus sp.)与特定动物取食有关。
(二)干果类的传播
1.一部分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靠动物和人类的携带散布开的,这类果实和种子的外面生有刺毛、倒钩或有粘液分泌,能挂在或粘附于动物的毛、羽,或人们的衣裤、鞋袜上,随着动物和人们的活动无意中把它们散布到较远的地方,如紫草科鹤虱(Lappula echinata Gilib.)、菊科的鬼针草属(Bidens)、苍耳属(Xanthium)等。
2.果实中的坚果、颖果、瘦果等及小型植物的种子,常是某些动物的食物,如鼹鼠、田鼠、松鼠、蚂蚁等常把这类果实、种子搬运并埋藏在地下,除一部分被吃掉外,留存的就在原地自行萌发。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把果实直接结在土中,也与动物搬运有关。
四、靠果实本身的机械力量将种子撒播异处
(一)有些植物的果实在急剧开裂时,产生机械力或喷射力量,使种子散布开去。干果中的裂果类,果皮成熟后成为干燥坚硬的结构,由于果皮各层厚壁细胞的排列形式不一,随着果皮含水量的变化,容易在收缩时产生扭裂现象,借此把种子弹出,撒向远处。如:豆科植物苏格兰金雀花(Caragana sp.)的荚果开裂可将种子弹出50英尺;蔷薇科?X?K果皮爆裂似炸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果皮崩裂一触即发;酢浆草属(Oxalis)、堇菜科三色堇(Viola tricolor L.)的蒴果果皮纵裂,并向内挤压,射出种子。在农业生产上,大豆(Glycine max(L.)Merr.)、油菜(Brassica)等经济植物的果实在八成熟时必须及时收获,不然,干燥后自行开裂,把种子又撒播到田间,会使产量大打折扣。
(二)喷瓜(Ecballium elaterium (L.)A.Rich.)的瓠果成熟时,果实内积聚了极大的压力,内部浆液和种子在果实脱离果柄时,由断口处喷射而出。
(三)有些果实可以利用自备的“推进器”将种子插入土中,如:禾本科植物野燕麦(Avena fatua L.)外稃上的芒能随昼夜干、湿度的变化作往复的旋转,将颖果连同种子推入土里;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Pelargonium)、太阳花(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等花柱结果时延长,成熟后干裂为五条会随昼夜干、湿度的变化作往复的旋转的尾部,能将果瓣内的种子插入土中。
五、借助火力传播的种子
红松(Pinus koraiensis Zucc.)等球果成熟时种鳞通常彼此不能分开,致使里面的种子不能自由脱落,而森林大火过后,种子逃过一劫,并得以从烧焦开裂的种鳞中释放出来,为森林的恢复带来了希望。
结语:
种子植物由于具备了广泛的适应性而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优势类群,它们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当中生活,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地理隔离和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加上物种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各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和比例相对稳定。随着人类活动的程度和范围的不断加深和扩大,人类有意、无意地帮助有些物种突破重重限制、隔离,扩大了物种的传播范围,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应当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手抄报:用WORD文档摘录一些文章片段,再插入一些小花之类的做修饰。或者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制作也是不错的,只不过制作完毕后要转换成图片形式。
观察日记植物手抄报怎么画
上个星期六,妈妈带着我去了一家花草店,到了花草店里,到处都是花花绿绿,还不时传来阵阵花香,真是太棒了!这时,我的目光移向了在角落里的那株小巧的含羞草,在那些翠绿高大的植物中,它显得那么渺小.让我对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情,临走时,我让妈妈买下了那株小含羞草.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到底是怎样害羞的.含羞草的叶片是碧绿的,由几十片细小的叶片组成,像一个织布的梭子,中间有一根连接叶片的叶茎,把细小的叶片串起.它的每根枝条上都带有小刺,手不小心碰到它,会刺出血来.含羞草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沿着叶柄合拢了,叶片就变得很细很细,同时枝条也低低地垂下了头,好像不敢见人似的.真好玩!我有时间就去拨弄它.
可是有一次,我又去拨弄含羞草,却发现含羞草叶子动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我不停地拨弄,到后来含羞草居然纹丝不动了!难道它死了吗?可把我急坏了.
我马上翻阅《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资料,明白了这个奥秘:原来,含羞草的叶柄下面有一个豉囊囊的包叫叶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分,当你用手触摸叶片时,叶枕中的水马上流到别处去了,叶枕就瘪了,于是叶子垂了下来.我经常连续去触摸它,叶枕内的水分流光了,新的水分来不及补充时,就出现了叶片不动的状况.
没想到,一株小草竟然藏着这么有趣的知识.看来平时生活中还得多观察观察呀!
植物手抄报的照片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5000种苔藓植物。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1
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构成。
植物的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生产食物。释放氧气后,剩下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作为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2-3]
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区分成植物(通常是不移动的)和动物(时常会移动去获取食物)两种。在林奈系统里,则被分为了植物界和动物界两界。后来,人们渐渐了解过原本定义的植物界中包含了数个不相关的类群,并将真菌和数种藻类移至新的界去。然而,对于植物仍然有许多种看法,不论是在专业上的,还是在一般大众的眼中来看。而也确实,若试图要完美地将“植物”放至单一个分类里是会发生问题的,因为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植物”这一词对现今分类学和系统分类学所立基的种系发生学的概念之间的关连性并不是很清楚。[
奇妙的植物手抄报内容
科普知识之——灰尘害和益
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因为它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呼吸道疾病等等。
但是,灰尘的功劳也决不能抹杀。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太阳光就得不到吸收、反射、散射和折射,天空不是太亮,就是太黑。由于灰尘是吸湿性微粒,没有它这个核心,空中的水汽无法凝结,天上的云就难以形成,地表失去了云层的覆盖,就会变得干旱贫瘠,天气不是太热,就是太冷。没有灰尘,宇宙中的许多有害射线会毫无阻挡闯进地球表面,并对人类和各种生物产生致命的威胁。
关于爱护动植物的手抄报
阳光给予花儿营养,花儿以盛开相报;人们给予大树水分,大树以阴凉相报。
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世间万物何曾不是这样?因果关系,循回环来,这是生态平衡,谁也无法更改。
想,这植物,那畜生,你给它点恩赐,它就对你“涌泉相报”,虽然,本是不图回报,但真的是,好有好报,恶有恶报!
连畜生都懂的东西,人,这么高智商的高级动物,却不懂吗?动物、植物,只是接受了大自然给的一丁点恩赐,就拿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去报答,而人类,接受了大自然不知道多少的恩赐,不仅不知道回报,反而得寸进尺,不满足大自然慢慢给予的物质,强盗般的去抢掠、搜夺。不要“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
要是一个母亲辛辛苦苦培养的孩子,长大后却要狠心地抛弃她,甚至谋杀她,她回生气吗?答案,只有一个,会!!
这个沉默的母亲开始抹去那温柔慈祥的面孔,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尖长的利爪以及凶神恶刹,被仇恨歪曲的脸庞。她在向人类进攻,召集着世界的万物,向人类进攻。人类是她造的,难道世间万物,缺一个会有问题吗?不,不会的。大自然已经发怒了,她咆哮着,伸着脖子,张舞着利爪,想把人吞入那血盆大口,一阵天摇地动的吼声,悲沉地向我们述说着一个个灾难,夹杂着动物的悲嚎,人的惨叫,预示着大灾难的来临,你似乎看到了地震、火山、龙卷风在肆意横行,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印尼海啸就是这个预言的前奏。渐渐地,声音低沉了,灾难似乎过去,接着它又慢慢地雄厚起来,带着悲哀,有力地呼唤着全人类保护自己的家园……
幸好,还有一些好儿女,他们用真诚的行动,唤醒了大自然沉睡的善念,她停止了进攻,恢复了慈祥的容貌,只是多了几分疲惫,停下来低头啜泣,那梨花带雨的样子真让人感到可怜,人们啊!你们是否了良心?报答你们的母亲了吗?
有几分清醒的人,如今,都参与到了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回报大自然的行动中,人们在这次灾难中,看到了真情。
当海啸发生后,人们义不容辞地去慰问,人们开始主动的植树、洁净空气,大自然又变回了夕日的面容,只有一样改变了,就是: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人啊!你开始行动了吗?为报答大自然而行动了吗?
没有?那快开始吧!为了和平,也为了自己,开始行动吧!!
关于植物的手抄报起个什么名字好
净化生命 光合+蒸腾 绿色世界 给人类的贡献 绿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