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二年级,大家应该都了解,有朋友问小学二年级手工制作大全图片视频,当然了,还有人想问手工制作大全房子是用纸做的视频,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小学二年级手工制作大全图片视频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二年级手工制作大全图解,让我们来看看吧。
二年级手工制作大全图解
叠纸、橡皮泥、串珠、软陶、涂娃娃。
可以拿彩纸做手工。
二年级有什么手工作品图片
亲您看看 这是的 希望能够帮到您
小学二年级自做手工制作
可以废物利用,用一些看似没有利用价值的东东制作些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工艺品,个人认为这个比较有实际意义。这个选择有很多的,你比如说,你可以拿平常没用的盒子制作简易的柜子或者简易的收纳盒……这个比较容易。
手工制作大全房子是用纸做的
所需材料:纸皮、胶布、白纸、包装纸、胶水、彩色马克笔。
具体步骤:
1、把纸板箱拆开,从上面剪下所需纸板粘成以下左下图所示的房子外形的小盒子,注意两侧剪出三角形拱起的屋顶。
2、用剩余的硬纸板制作屋顶以及烟囱,用胶纸将屋顶与屋子粘为一体。
3、有白纸把硬纸板小房子内侧墙壁包好。
4、在屋顶上剪开一个用于投币的长方形小开口。
5、初步制作完成的手工储蓄箱。
6、接下来就是要用包装纸给小房子的外表做装饰,贴上包装纸以后,还可以用马克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座右铭或者画一些个性图案。
7、最后,用一张硬纸板作为储蓄箱的底板用胶纸包在房子储蓄箱的底部,再包上一层包装纸,小房子储蓄箱就可以用来存钱了。
小学二年级作文,手工制作的经过怎么写
我的书桌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小木桶,它的制作方法我了如指掌,它的制作过程我还记忆犹新。
那天,我们年级到劳动基地上课。那节课是制作小木桶。老师发给我们一双一次性筷子、14根长短一致的短一次性筷子、乳白胶、锯子、剪刀、尺子、铅笔、纸杯和橡皮筋。
老师讲完方法后,我们便做了起来。我先把那一双一次性筷子分别用尺子量出9厘米的所在地,画上记号,用锯子锯断,用来做桶耳。然后拿出纸杯,纸杯的根部对着尺子的0刻度,在6厘米的地方做上记号。用剪刀沿着这条线,剪掉多余的部分,捆一个橡皮筋在纸杯上。再用短的一次性筷子插在橡皮筋里。
可是,在插的过程中,我发现木筷是倾斜的。我把它扶正,它又歪了。我就把插的筷子全部取下来,将筷子大的一头朝上插,这次筷子正了。我继续插,插了7根,就将一个桶耳插上去。再插7根,将另一个桶耳插上去,桶身就做好了。
最后,我把做桶耳剩余的筷子找出合适的位置,用锯子锯断,两头涂上乳白胶,横放在桶耳之间。小木桶就大功告成了。
回家后,我把我的一些卡通帖纸贴在小木桶上,一个“卡通小木桶”就做好了。
在制作小木桶时,既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二年级利用废旧物品做手工作品何制作?
所需材料:废铁罐(易拉罐、奶粉罐、油漆桶等)、铁钉、锤子、带打印机的电脑制作教程:1、通过带打印机的电脑下载以下图纸,并按照实际所使用的废铁罐的侧面周长对图纸进行缩放打印。
2、把打印出来的图纸围在废铁罐侧面,用胶水粘住。3、用铁钉根据图纸上标出黑点的地方扎洞,在废铁罐表面戳出有规则图案的小孔。
4、洞打好后,撕掉铁罐上的图纸。晚上在里面点上蜡烛,就是一盏特别的星空灯了。
另外,废纸箱也可以做成星空灯,做法也一样
小学二年级手工制作灯笼
1、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红色卡纸
2、将卡纸两边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划好若干条平行线,然后用介纸刀切开
3、卷一下使卡纸呈弧形
4、对贴,边角料剪成细条作穗,再贴上线绳。
5、漂亮的小灯笼就做好了
小学二年级学生做的手工科技作品
最简单的就是:小孔成像。其实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特性做出来的。目的是要让1条光线通过小孔,在小孔后成像。
二年级手工制品迎国庆图片
画得喜庆一些,能够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就差不多了。
拓展:
1、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每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
新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因此全国各地人民会在每年的10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2017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8周年纪念日。
2、节日来源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1]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