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x简报 >

幼儿园绘画作品图片

  • x简报
  • 2021-10-10

讲到幼儿园,大家都了解,有朋友问幼儿园小朋友的图画作品,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幼儿园手工绘画作品,环保的,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呢,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幼儿园绘画作品图片,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绘画作品图片

幼儿园绘画作品类型

彩笔画、铅笔画、蜡笔画、剪纸、拼贴画、拓印作品,很多,看小孩的兴趣呗!像剪纸,手图蜡笔画,彩笔画,吹画,彩笔画,铅笔画

工笔画,等等.

幼儿园手工绘画作品怎么做教学

(教案模板)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绘画水中倒影的景象,感受周围生活中的美。

2、能够大胆运用炫彩棒表现丰富的色彩完成画作,感受对称水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炫彩棒、A4纸(铅画纸)、排刷、水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半幅画纸上运用炫彩棒表现色彩丰富的画面。

难点:运用炫彩棒溶于水的原理完成对称水印画,表现水中倒影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关键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倒影)什么是倒影?

出示预先搜集的各种倒影。

(说明:这个环节老师用回忆的方式和幼儿一起回忆一些倒影的知识,加深和进一步对倒影的认识)。

教师小结:倒影就是物体在水中的倒立的虚像。

二、欣赏讨论

关键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说明:在绘画之前都要以观察为主,让幼儿清楚的对比出原画和倒影画的不同,在观察后对倒影的认识更加清晰,为之后的绘画做一个推进作用)

(预设幼儿回答:水中的倒影。颜色一样、图案一样、能重合,上下是对称的。不同的是上面的清楚,下面的模糊。)

教师小结:原来水中的倒影,看着和原图一样,能重合。但是水中的倒影是模糊的,不比原图清楚。

三、 示范对称水印画

过渡语:我们小朋友都画过对称的图,可是倒影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他是倒过来画的?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说明:这是一个主要的环节,让幼儿讨论一下到底该怎么绘画比较合适呢?好在孩子在之前画过对称,有一些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在对称上有进一步的深入,在多人探讨中孩子们可能会有新的方法,所以请幼儿讨论然后总结,这样效果比较好,同时也体现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平等和提高了师幼互动)。

过渡语:你们都有了这么多的好办法,XXX的办法很好,我们一起用水来帮忙,画水中的倒影。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图案的图,请几个幼儿尝试着来画一画。

(幼儿示范这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预防幼儿画到纸张的下半部分或者用小面积的颜色绘画,预先做一个错误提醒)。

2、教师操作刷水和印画的步骤

3、教师小结操作过程:直接用炫彩棒在半张纸上绘画——用排刷在下半部分刷水——对折纸用力印画

四、幼儿操作指导要点:

1、先思考,后绘画。

2、大胆地运用炫彩棒画出大面积颜色的画作,颜色鲜艳丰富,发挥创意想象。

3、掌握正确的对称水印画的制作过程。

4、保持桌面、地面及衣服的清洁。

五、欣赏评价:

1、同伴互相交流欣赏作品。

2、说说你们都画了哪些风景或画面?哪幅作品最漂亮?

(说明: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激发自信。)

如何探讨幼儿园绘画表现的作品内容

  以往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以幼儿模仿的效果为基础,不管是在造型、构图、色彩上幼儿的作品都会与老师的一致,其弊端在于片面地强调技巧,封闭了幼儿的想象力,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我认为要正确的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幼儿的绘画是不能用好坏来评价的,也不能作为判断幼儿的性格的心理分析工具。幼儿的涂鸦和哭笑一样仅仅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一幅表达幼儿内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画,即使在技艺上还未成熟,但幼儿的表达愿望得到了满足并体验到了愉悦,这就是表达的快乐。在绘画活动中,对幼儿的作品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一个结论,或绘画技能的高低,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成长。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幼儿绘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幼儿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要求。

  二、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

  虽然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一百种语言”,其中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幼儿掌握,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艺术与其它各领域的渗透,美术活动还可以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促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不断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幼儿具有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画笔、颜料、纸张也是他们的玩具。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不足,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在进行绘画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用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评价表等方式。自评式评价是教师事先设计好各种单项评价内容。比如,“我喜欢吃的水果”、“游乐场”等绘画课,可设为:构图好、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像“多功能椅子”、“生活中的标志”这样的设计课,可设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幼儿按照预设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在评价中态度极其认真,没有丝毫懈怠。让幼儿参与评价,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但幼儿被限制在教师提供的评价内容里,没有自由驾驭语言的机会,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推优式评价,是先让幼儿分组互相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集体交流。在评论别人的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及语言,孩子们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评价,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互评法既能加深评论者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也能帮助作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取长补短,有效提高绘画水平。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过程。但幼儿的鉴赏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最初阶段容易出现习惯性的感情倾向,如老师经常表扬的幼儿,幼儿也会认为他画的就是好,他被推选的机会就很多。其他幼儿体验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会逐渐降低。如何将自评、互评、共评很好地融合、统一,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提高,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幼儿的画和成人的画是完全不一样的。成人所感兴趣和欣赏的画未必是幼儿喜欢的,因此,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别和鉴赏幼儿的画是不恰当的。一般的评价都是以一幅画是否完美、整洁、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来作为标准。殊不知,在幼儿期,孩子身体各器官正处于发育期,手指小肌肉发育不完善,手眼协调能力差,画面比例不协调,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往往就是这些单纯、幼稚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比如在画《我和爸爸》的活动中,郭伟杰画了一条长长的马路,马路上排满了小汽车,而且每一辆小汽车都有翅膀。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画,他解释说:“每次星期六我跟爸爸去涵江批发货,路过黄石都堵车,如果每一辆车都有翅膀可以飞,我和爸爸就不用在路上等那么久了。”所以我们在评价时应主要看画面有无童趣,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

  五、善于倾听孩子的作品

  传统的评价以引导为主,参与为辅,往往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确定一幅画的好坏,使许多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即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了,被理解了,他们才会有表达的乐趣,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在评价作品时,我们要尊重幼儿,善于解读幼儿的作品,例如在画《太阳》的活动中,郭启新小朋友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其他小朋友都笑话他,而他却反驳说:“太阳是会变颜色的,我在镜片上放了两块绿色亮光纸,太阳就变成绿的了,不信你可以试试看。”这就是孩子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应该好好地去呵护他,让他们画自己所想的画。

  六、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我们应注重评价的语言。具体来说,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我们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而在进行评价时,我们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我们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我们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我们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没有错的。

幼儿园绘画作品展示标语

奇思妙想,开心画纸

幼儿园教师是如何点评班上个别小朋友的绘画作品

幼儿园绘画作品展示栏名字

幼儿园,美术作品展示墙怎么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