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1959年第一批特赦名单

  • 信息
  • 2021-11-28

谈论到名单,大家应该都了解,有朋友问特赦1959中陈瑞生怎么样,还有人想问特赦1959是根据什么改编的,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中国发布过几个特赦令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959年第一批特赦名单,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959年第一批特赦名单

为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实行特赦。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罪犯实行的惩办和宽大相结合、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政策,已经获得伟大的成绩。在押各种罪犯中的多数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有不少人确实已经改恶从善。

为了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庆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辉煌成就,根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决定,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实行特赦。

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特赦令的相关情况:

1、反革命罪犯,判处徒刑五年以下(包括判处徒刑五年)、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判处徒刑五年以上、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三分之二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

2、普通刑事罪犯,判处徒刑五年以下(包括判处徒刑五年)、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三分之一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判处徒刑五年以上、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

3、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缓刑时间已满一年、确实有改恶从善表现的,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或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陈瑞章是虚构人物。陈瑞章在电视连续剧《特赦1959》中,是国民党军中将军长。

相关情节:

学员们渐渐习惯功德林的生活,生活安定下来之后,思念亲人成为他们闲聊时的主要话题。刘安国把一个秘密告诉了陈瑞章:上海解放前夕,陈瑞章的妻子乘船去台湾,那条轮船就是后来在海上沉没的太平号。得知这一消息,陈瑞章悲痛万分,再次病倒。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中央指示将关押在全国各地的蒋介石集团的高级战犯转入北京功德林集中关押。其中有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黄维等人。起初他们对共产党的改造政策采取抗拒的态度。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艰难博弈中,他们的灵魂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毛主席肯定了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将领在抗日战场上的功绩。功德林的战犯如沐春风深受感动,开始主动交代自己的历史和罪行。1959年国庆前夕,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发布了对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战争罪犯的特赦令。

这一天,杜聿明、王耀武等人依次从共和国法官的手里接过了特赦书。这是一段脱胎换骨的经历,1949年被共产党在战场上打败,1959年被共产党在心灵上征服。

陈瑞章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批特赦名单里?

陈瑞章是虚构的一个名字。第一批特赦的10个人都是真实的姓名,与历史相符。

特赦《1959》里功德林国民党各位分别是什么职务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对于被俘虏的国军将领,往往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送到战俘管理所进行改造。到了1959年,鉴于有些改造人员表现良好,思想有了极大转变,于是我国开始了特赦释放战犯。当时,第一批获得特赦的人员之中,有六个原先是国军中将级别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

特赦1959是根据哪部电影改编的

特赦1959不是改编自电影,而是根据是根据淮海战役胜利后的一段历史改编的电视剧。《特赦1959》中的事件是真实的,历史上很多人物都是真实的。这部电视剧是中国共产党对“俘虏”最大的恩惠。共产党不仅将这些俘虏放了出来,还给他们分配了工作,最后,他们完全被共产党征服了。

《特赦1959》的情节,是1949年初淮海战役胜利后,许多反革命罪犯被关押在中国共产党管理所长期改造的故事。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1959年,共有12082名罪犯和33名高级战犯被特赦,震惊中外中华民族。

《特设1959》四大看点:

第一,特赦”题材首次上星,看思想如何“征服”对手。

《特赦1959》所围绕的“特赦”核心主题,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和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开创性的决策之一。

据了解,迄今为止,“特赦”类题材的电视剧还没有在国内影视剧市场出现过,《特赦1959》作为首部将“特赦”这一核心主题搬上荧屏的电视剧,可以说,填补了这类电视剧的历史空白,对于电视剧观众而言,不但看得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第二,再现新中国初建艰辛,凸显十年伟大建设成就。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以后,由于长期战乱和国内外反动派的影响,整个新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家领导人以远见卓识带领全国人民以勒紧裤腰带搞经济建设的魄力,无论是从政治层面,还是经济、文化等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而《特赦1959》则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十年间的伟大建设成就,其艰苦奋斗的思想和精神内核一致延续到了今天。

第三,少壮派搭老戏骨,演技爆发观众过瘾。

作为一部精品大剧,《特赦1959》放弃了邀请流量小生出演,邀请了诸多少壮派实力演员和老戏骨加盟,从而使得演员和角色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而观众也可以在这39集的电视剧中,看到少壮派演员与老戏骨之间的对垒,以及老戏骨之间胡不服输的演技大PK。

第四,历史细节客观呈现,精益求精只为保质。

据导演介绍,《特赦1959》力求在各方面都做到还原史实,尤其是对拍摄的主要场地功德林进行了细节上的考究。食堂、宿舍、操场等重要场景,做到了1:1的还原。

除了置景的高度还原以外,高级“战犯”鲜为人知的故事,也非常尊重史实,导演和编剧为此下了非常大精力,去挖掘“特赦”人员背后的故事,继而为该剧的全面呈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剧做好,做一部高水准的精品大剧出来。

《特赦1959》是一部带有历史文献片性质的史诗剧作,始终贯穿着一条副线,把新中国第一个十年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大事,与改造战犯的剧情有机结合,把抗美援朝、西南剿匪、北京旧城改造等事件逐一表现,还通过战犯参观长春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沈阳机床厂等展现了祖国新貌。

电视剧以战犯改造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细致描述那个年代的衣食住行,将国民党将领们思想转变过程深刻的反映了出来。这部剧不是一律的自说自唱,把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通过各种问题在剧中提出来,再在思想认识改造过程中不断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在剧中人心里,更在观剧人心里。

除了题材优势,也与追求真实质感的制作理念有关。没有美妆、滤镜,在北方工作的解放军战士,脸颊因长期日晒与干冷的天气而泛着红晕;在有的角色手上,观众甚至可以看到明显的皴裂破皮。功德林管理所已于早年拆除,为尽可能还原旧址样貌,剧组特地寻找到一处相似风格的监狱进行拍摄。

整体中规中矩吧,有几个将领似乎是虚构或是改名字代替了,其中考量,也能理解。整体来说角色算是比较多的,大部分演员虽然不是特别出名的,也算是都挺眼熟的。之前基本上只对功德林里黄维有多一点了解。女主的部分因为看之前就看到评论一阵批评,看的时候基本上直接过了。观点粗糙,欢迎评论、互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