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新生儿,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人问老年护理的基本常识,当然了,还有人问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刚出生的婴儿怎样护理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新生儿护理与喂养注意事项,一起细细了解。
新生儿护理与喂养注意事项
婴儿护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保暖 在中间温度下(24~25℃),身体只需通过血管舒缩的变化即可维持正常体温,不需出汗散热或加速代谢产热,此温度最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2.预防感染 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在每次护理前均应洗手,以防手上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 3.皮肤护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脐带脱落后,则可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 4.五官护理 应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 5.衣服 新生儿皮肤又细又嫩,所以要给新生儿柔软、宽松的衣服,旧衣服可能会更好一点,但一定要洗干净。衣服不宜扎得过紧,以防损伤皮肤。 6.哺乳 新生儿娩出后如母体状况良好,应尽可能在产后半小时内给予母子皮肤接触并让新生儿及早吸吮乳汁,这不仅使出生后的宝宝较早地获得营养的供给,同时也可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对新生儿的护理新手爸爸妈妈需要注意哪几点呢?平时需要怎样做呢?
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柔柔软软的,很多新手爸爸妈妈甚至是都不知道要怎么抱,更别说护理知识了。新生儿护理应该注意哪些呢?
1、喂奶、打嗝,每天母乳喂养8-12次,每次喂养后至少一侧排空乳房。母乳喂养的婴儿一天大约吃8-12次,要不分昼夜。喂食奶粉的婴儿应每3~4小时吃一次牛奶。婴儿饿了会哭,吃饱了会很满足,另外喂完婴儿后,一定要给宝宝拍嗝,以免宝宝常打嗝不舒服。
2、给婴儿洗澡特别要注意次数与水温。特别在秋天和冬天,每周给婴儿洗一两次澡就足够了,夏天最好每天洗一次,这样可以保持婴儿的干净和健康。但是,有一件事要提醒父母,宝宝的皮肤很脆弱,不要频繁使用沐浴液,水温也不应该太高。脐带周围的水应该在洗澡后吸干,脐带部位消毒可以用75%纯度的酒精,不要用尿布盖住脐带部位,要经常更换尿布以防止尿液污染脐带。
3、宝宝不清楚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但是在这个阶段,你仍然可以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例如,夜间护理应尽可能保持安静,不开灯,或尽可能减少夜间换尿布的频率。喂完牛奶后不要和婴儿玩耍,立即让他回去睡觉。
新手妈妈们要注意不要给婴儿过多把尿,对婴儿并不是好习惯,对宝宝膀胱功能的成熟也不利,不要以婴儿健康做代价。夜晚不要开灯睡觉,会降低孩子免疫力,婴儿出生后会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还有任何时候,都要避免婴儿面部遮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由于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发育都还没有成熟,有些功能还不健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下降,所以新生儿的护理和喂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所以对早产儿生理特点的护理必须做好,如果做好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孩子的存活率是比较高的。第一、呼吸方面。如果孩子呼吸系统不健全,在吃奶过程中或者在缺乏氧的情况下出现紫绀,一定及时给氧,观察孩子是否缺氧。第二、一定注意保温保暖。早产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健全,棕色脂肪少,产热量低,容易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所以常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提高身体的温度,所以做好保暖尤为重要。第三、消化系统。孩子消化系统还不健全,容易发生胀奶、溢奶或者腹胀的情况,所以喂完奶以后要把孩子竖起来拍背,防止空气进入,喂养方面必须加强照料。第四、免疫方面。因为早产儿免疫功能与足月胎儿比,相对会弱一些,所以一定预防感染。必须做好预防感染,应该加强早产儿的用具洁具消毒,防止感染。定期观察孩子的情况,根据情况对症处理。
新生儿护理技巧有哪些
婴幼儿喂养中有哪些问题,应如何护理
刚出生的婴儿怎样护理?
初生婴儿护理视频 新生儿护理 怎样正确母乳喂养
1、建议纯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所以宝宝4个月前不必添加任何食物、水及其他饮料,建议用纯母乳喂养。
2、按需喂养:母乳喂养时,尤其是前1个月,按需哺乳非常重要。
3、及时添加辅食,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宝宝满4个月后,不论母乳量分泌多少,单纯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发展需要,必须按照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开始及时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如蛋黄、菜泥、淀粉类食物等,以预防贫血和其他问题。
辅食的添加不是可有可无,要把它与哺乳等同起来。比如泥糊,它在人类饮食从液体过渡到固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辅食种类及分量的不断增加,不仅是宝宝获取全面营养的保证,而且可以使宝宝逐渐进入离乳期,为以后完全断奶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长沙催乳师服务
4、哺乳期妈妈要注意自身全面营养和健康:妈妈应该坚持补钙和维生素A、D,为宝宝提供优质奶源
5、职场妈妈要保证乳汁分泌量不下降:可以将奶挤出来储存在奶瓶里,白天让看护人喂给宝宝,早、晚坚持哺乳;短期出差的妈妈可以提早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冰箱冷冻室里,由看护人喂给孩子;妈妈在工作及出差中,要注意及时挤奶。
6、断奶应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8个月完全断奶,可以从宝宝6个月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并以辅食等代替。当然母乳不足者,可提前断乳,尽量做好衔接,便于宝宝生理和心理的适应。
7、注意断奶的季节:断奶的季节最好是春、秋季节,气温不高不低,避免夏季断奶。
在母乳喂养期间,提醒宝妈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如遇到乳房问题可及时请专业的催乳师进行乳房疏通,确保宝宝喝上健康充足的母乳。
新生儿护理的重点有哪些 社区护理学
中健医学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28天之内的婴儿。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含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4、哺乳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假如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
母亲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除此之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4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5、五官护理
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
因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新生儿齿龈边缘有时有黄白色小斑点(俗称“马牙”),这是正常生理现象,生后数周会自行消失,不要视“马牙”为不吉利的东西,更不可用针,特别是用不洁针去挑,以防细菌由此处进入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眼部要保持清洁,假如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净,再滴眼药水。
6、大便观察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黏性,大便性质比较黏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呈金黄色,较稀,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者,大便稍干一点,颜色也较深一些,相对次数也减少。
注意如大便中有黄色颗粒,可能是新生儿的消化问题,此时假如是母乳喂养,母亲则应减少油脂的摄入量,饮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着就是吃素,只是少些盐分和辛辣物质;假如是人工或混合喂养者,则可能与奶粉的添加浓度有关,应对照说明书的搭配标准进行调节。
7、预防接种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
假如婴儿父母患乙型肝炎,婴儿出生后一天内应肌注射乙肝疫苗,或加用其他措施。
一个半月左右,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无异常反应,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左臂红肿、硬结、化脓等情况,家长不必担忧,因为化脓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现,但化脓处不要擦破,万一因洗澡或穿衣时弄破或脓太多,则要到医院做相应的处理。
除此之外,要注意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与孩子接触较多的家庭成员,其身体健康与否,对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患有结核、肝炎、痢疾等传染病者,应注意隔离,不可接触婴儿,以免传染。□山东省立医院儿科教授 戴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