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普通 >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 s普通
  • 2021-10-30

说到人均可支配,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有人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可支配收入 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年算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2016年0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超过同期6.9%的GDP增速。

1、家庭总收入

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2、个人所得税

指调查对象被扣缴的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等个人所得的税款。

3、社会保障支出

指调查户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具体包括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和个人交纳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4、记账补贴

指调查户因承担记账工作从统计部门、工作单位和其它途径所得到的现金。不包括实物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纯收入分别是什么意思?

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人均纯收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后的数据。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直接税以及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人均纯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纯收入的平均值。

纯收入是指一年劳动所得的所有收入减去产生这些所得的所有支出。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 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经营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收入 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转移性收入不包括住户之间的实物馈赠。

转移性支出 指调查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我的是多少呢

  1.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个人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费用等。所以,你家庭的收入需要减去这些税啊、费啊之类的支出。

  2. 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所以,你家庭是除以三,因为有三口人。

  3. 最后,可支配收入不是按半年算,要全年算。

什么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不读题勿回答)?

中位数是把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时,位于中间的数,比如:1,2,4,6,7,中位数是4,但是如果中间有两个数,中位数是它们的平均数,如,1,2,3,5,6,7,中位数是(3+5)÷2=4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年收入的关系是什么?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为住户部门的平均可支配总收入。由于不含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和政府部门,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远小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也就远小于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由于物价变化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变化,造成货币的购买力变化。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啊

“家庭”“月均”相信你都可以理解,我就和你说一下什么叫可支配收入吧: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个人所得税-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意思是什么?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总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以后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06元,增长11.7%。

当前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可支配收入 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家庭年人均收入是什么意思?

家庭年人均收入=一年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数。

其中家庭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货币收入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

2、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遗属生活补助费;

3、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救济金;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

4、租赁、馈赠、继承收入和特许权使用收入;

5、赡养费、扶(抚)养费;兼职收入、自谋职业收入、偶然所得、其他通过劳动所得合法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主要包括:

1、种植、养殖、加工、劳务收入;

2、赡养、抚(扶)养费,依法继承遗产或接受的赠与;

3、土地承包权流转收益、财产租赁或变卖收入,集体分红和股息、储蓄存款和利息收入,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及其收益;

4、社会养老保险金、商业养老保险金、商业医疗保险金、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费、水库移民后扶补助、粮食直接补贴。

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居民家庭。

上海地区主要以家庭成员总收入达不到上海地区政府所规定的叫低收入家庭,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继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