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普通 >

所有茶具的名字及配图

  • s普通
  • 2021-10-16

谈到茶具,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人问所有茶具的名字及配图,当然了,还有朋友想问所有茶具的名字及配图,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所有茶具的名字及配图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所有茶具的名字及配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所有茶具的名字及配图

  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

  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

  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

  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鉴赏汤色: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28、初品奇茗: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29、二探兰芷:即冲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细品茶汤滋味。

  31、三斟石乳:即冲泡第三道茶。

  32、领略茶韵:通过介绍体会乌龙茶的真韵。

  33、自斟漫饮:可让客人自己添茶续水,体会冲泡茶的乐趣。

  34、敬奉茶点:根据客人需要奉上茶点,增添茶趣。

  35、游龙戏水:即鉴赏叶底,把泡开的茶叶放入白瓷碗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绿叶红镶

  边”的品质特征。

  36、尽杯谢茶:宾主起立,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http://www.china-herbtea.com/hcp/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7

如何摆放茶具的图片

1.茶具的摆放方法通常于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

2.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

3.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

4.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

扩展知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功夫茶茶具

功夫茶茶具盖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闻香杯,茶杯, 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功夫茶具是最讲究的一种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 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具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与广东等地,随着后来慢慢传播到各地区。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

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

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以小壶为妙。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

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

大家知道,中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

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盖碗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茶杯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如今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茶道配件

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称「茶扒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5.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6.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7.茶盘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8.茶船的使用方法: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9.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

10.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11.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2.茶叶罐的使用方法: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13.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精美茶具装点空间

对许多人来说,茶与咖啡不只是简单的解渴饮料,它更是生活中一个美丽的衔接。注重居室生活品位的人们,对咖啡杯和各种茶具的收藏也是另一种装点空间的方法。一般而言,杯器可因不同的用途而有不同的款式。

如意大利的专用咖啡杯较为小巧,杯口亦较窄,这样才能留存浓醇的咖啡口感。而红茶杯的杯缘较宽,以使茶叶有舒展的空间,同时也能观赏茶叶舒展的美感。一般的咖啡杯容量约在200-230毫升之间,而欧美家庭用早餐的咖啡、牛奶杯,形如马克杯,容量较大些。

咖啡杯的内壁最好选择简单的淡色系,杯子才能映衬出咖啡的色泽。杯器的材质可分为陶及瓷,两者保温效果相差不多,市场上的骨瓷杯则含有动物的骨灰,保温效果极好,但一般家庭很少使用。

用杯器装点居室,不仅可将杯子单摆在餐桌、茶几上,成套地摆放在透明的橱柜里,或是几组不同的杯器结合使用,利用不同的色彩与质感对比,再搭配新鲜的水果,娇艳的鲜花、绚丽的台布,让你有个品茶、喝咖啡的好心情。

泡茶的茶具都有哪些?名字图片

有茶盘、茶壶、茶杯、六君子、茶巾等等

全套茶具包括哪一些,要名称和图片。。。。。急用

很多!盈派茶炉!

一张茶具图片上写什么字好看?

1:华文行楷

2:陈继世行楷

3:细楷

一把茶壶,一杯茶水,一朵花的图片配个什么名字好呢

图片上的茶具都有啥用处

1、茶夹:用于夹洗杯子,也用于夹取叶底,便于欣赏。

2、茶匙:又称“茶刮”,协助茶勺将茶叶拨至茶壶中。

3、茶针:用于疏通壶嘴,以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4、茶漏:放在壶口上,漏取干茶,防止茶叶外漏。

5、茶筒:用来盛放茶艺用品。

6、茶勺:又称“茶则”,用来盛取茶叶。

7、茶壶:这个就是用来泡茶用的茶器,常用的有盖碗和紫砂壶。

8、公道杯:又称“茶海”,是用来盛放茶壶里的茶,便于均匀分茶给客人。

9、品茗杯:也就是茶杯,给客人喝茶用的。

8、茶滤:架在公道杯上,用于过滤茶叶和茶渣的。

9、杯托:用于垫放品茗杯的。

10、茶荷:用来装茶叶,可给客人观赏干茶。

11、水盂:用于装清洗好茶杯茶壶后的废水,还有洗茶时不要的茶水。

12、闻香杯:一般茶艺表演上会用到,用来闻茶汤香气用的,与茶杯配套使用。

一幅图,第一个字像人,第三个是俩人坐着喝茶下棋,还有茶具打成语

成语【蠹居棋处】

发音 dù jū qí chǔ 释义 如虫深居﹐如棋密布。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居棋处。”

毛主席和林彪合影照有忠字茶壶一九六八年制所有图片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真品值钱的;具体的价值取决于是否真品、品相保存的怎么样,补充图片看看就知道,图片发到这里就可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