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聊到电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有朋友问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还有朋友想问总开用漏电保护器,这到底是咋回事?实际上漏电动作电流为多少漏电保护开关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漏电动作电流为多少漏电保护开关,让我们来看看吧。
漏电动作电流为多少漏电保护开关
家用电器回路宜采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的漏电保护器。防火用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整定值上限定为500mA,一般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150mA、300mA、500mA。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国际上公认30 mA 为人体安全电流值;
(2) 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电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
(3) 为了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各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级差112~215 倍。
人身触电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用电设备上,用电设备是触电保护的重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用电设备都必须装漏电保护器,应有选择地对那些危险较大的设备使用漏电保护器保护。如:
1、握式用电设备为15mA、快速动作型;
2、湿场所的用电设备为15~30mA、快速动作型;
3、疗电气设备为10mA、快速动作型;
4、泳池、喷水池、水上游乐场、浴室的照明线路为10mA、快速动作型;
5、通用供用电回路为30mA、快速动作型;
6、单台电机设备可为30~100mA、快速动作型;
7、多台设备总保护为100 mA及以上、快速动作型。
这个得看你断路器位于哪个位置,是作为哪一级保护。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也就是剩余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 国际上公认30 mA 为人体安全电流值;
(2) 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电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
(3) 为了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 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各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级差112~ 215 倍。
第一级漏电保护器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处。
该级保护的线路长, 漏电电流较大,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无完善的多级保护时, 最大不得超过100mA; 具有完善多级保护时, 漏电电流较小的电网, 非阴雨季节为75mA ,阴雨季节为200mA; 漏电电流较大的电网, 非阴雨季节为100 mA , 阴雨季节为300mA。
第二级漏电保护器安装于分支线路出口处, 被保护线路较短, 用电量不大, 漏电电流较小。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介于上、下级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之间, 一般取30~ 75 mA。
第三级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单个或多个用电设备, 是直接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设备。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用电量小, 漏电电流小, 一般不超过10mA , 宜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 mA , 动作时间小于0.11 s 的漏电保护器。
漏电断路器动作时间和动作电流是多少
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漏电动作时间小于等于0.1S,是完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
这个参数是确保人发生触电事故后,身体不会产生病理和生理反应。
漏电保护器按不同方式分类来满足使用的选型。如按动作方式可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按动作机构分,有开关式和继电器式;按极数和线数分,有单极二线、二极、二极三线等等。
下面按动作灵敏度和按动作时间分类:
①按动作灵敏度可分为: 高灵敏度:漏电动作电流在30mA以下; 中灵敏度:30~1000mA; 低灵敏度:1000mA以上。 ②按动作时间可分为: 快速型: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ls; 延时型:动作时间大于0.1s,在0.1-2s之间;
反时限型:随漏电电流的增加,漏电动作时间减小。当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动作时间为0.2~1s;1.4倍动作电流时为0.1,0.5s;4.4倍动作电流时为小于0.05s。
总配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是多少?
一般环境选择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动作时间不超过0.1s.,这两个参数保证了人体如果触电时,不会使触电者产生病理性生理危险效应。
漏电保护器的两个要点:
1、 当发生人体单相触电事故时,即在漏电保护器负载侧接触一根相线(火线)时它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果人体对地绝缘,此时触及一根相线一根零线时,漏电保护器就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2.、由于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电路工作正常时反映不出来它的重要,往往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在漏电保护器动作时不找原因,而是将漏电保护器短接或拆除,这是极其危险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技术参数
主要动作性能参数有: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其他参数还有:电源频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
①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在规定的条件下,使漏电保护器动作的电流值。例如30mA的保护器,当通入电流值达到30mA时,保护器即动作断开电源。
②额定漏电动作时间
是指从突然施加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起,到保护电路被切断为止的时间。例如30mA×0.1s的保护器,从电流值达到30mA起,到主触头分离止的时间不超过0.1s。
③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
在规定的条件下,漏电保护器不动作的电流值,一般应选漏电动作电流值的二分之一。例如漏电动作电流30mA的漏电保护器,在电流值达到15mA以下时,保护器不应动作, 否则因灵敏度太高容易误动作,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④其他参数如:电源频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在选用漏电保护器时,应与所使用的线路和用电设备相适应。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电压要适应电网正常波动范围额定电压,若波动太大,会影响保护器正常工作,尤其是电子产品,电源电压低于保护器额定工作电压时会拒动作。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工作电流,也要和回路中的实际电流一致,若实际工作电流大于保护器的额定电流时,造成过载和使保护器误动作。
额定电流
正确合理地选择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非常重要:一方面在发生触电或泄漏电流超过允许值时, 漏电保护器可有选择地动作;另一方面,漏电保护器在正常泄漏电流作用下不应动作,防止供电中断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国际上公认不高于30 mA 为人体安全电流值;
(2) 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电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
(3) 为了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各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级差112~215 倍。
为什么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
一、漏电保护器的定义
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
二、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GB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全和运行的要求》GB13955的规定:
1、一般场所开关箱(末极)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场所时,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2、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 。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I·t≤30mA·S) 。
三、漏电保护器原理
1、漏电保护器是利用系统的剩余电流反应和动作,正常运行时系统的剩余电流几乎为零,故它的动作整定值可以整定得很小(一般为mA级),当系统发生人身触电或设备外壳带电时,出现较大的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器则通过检测和处理这个剩余电流后可靠地动作,切断电源。
2、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最大电流是20A。
(1)漏电动作电流30mA表示:当漏电电流值达到30mA时,保护器即动作断开电源.漏电分断时间小于0.1s。
(2)漏电不动作电流15mA表示:在漏电电流值达到15mA以下时,保护器不应动作,否则因灵敏度太高容易误动作,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漏电动作时间<0.1s表示:从漏电电流值达到30mA起,到主触头分离止的时间不超过0.1s。
3、只有漏电保护器的设定值在以上范围内,才能更有效的保障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漏电开关的动作电流一般是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
30mA表示在规定的条件下,使漏电保护器动作的电流值,当通入电流值达到30mA时,保护器即动作断开电源;0.1s是从突然施加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起,到保护电路被切断为止的时间。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国际上公认不高于30 mA 为人体安全电流值;
2、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躲过低电压电网正常漏电电流;
3、为了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下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上一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各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有级差112~215 倍。
漏电保护器的构成
1、检测元件
检测元件可以说是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被保护的相线、中性线穿过环形铁心,构成了互感器的一次线圈N1,缠绕在环形铁芯上的绕组构成了互感器的二次线圈N2,如果没有漏电发生,这时流过相线、中性线的电流向量和等于零,因此在N2上也不能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
如果发生了漏电,相线、中性线的电流向量和不等于零,就使N2上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信号就会被送到中间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2、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当中间环节为电子式时,中间环节还要辅助电源来提供电子电路工作所需的电源。中间环节的作用就是对来自零序互感器的漏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并输出到执行机构。
3、执行机构
该结构用于接收中间环节的指令信号,实施动作,自动切断故障处的电源。
4、试验装置
由于漏电保护器是一个保护装置,因此应定期检查其是否完好、可靠。试验装置就是通过试验按钮和限流电阻的串联,模拟漏电路径,以检查装置能否正常动作。
为什么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级大于30mA?
电流过大起不到保护使用人员、避免漏电的作用。
电流过小会影响日常使用,容易断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开关箱和水泵的漏电保护器规格一般为多少?(额定电流电压)
用电规范里面有规定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家庭使用DZ系列的空气开关(带漏电保护的小型断路器),常见的有以下型号/规格:C16、 C25、C32、C40、C60、C80、C100、C120等规格,其中C表示脱扣电流。
即起跳电流,例如C32表示起跳电流为32安,一般安装6500W热水器要用C32,安装7500W、8500W热水器要用C40的空开。
漏电保护器的推广应用是与制定使用标准、规程分不开的。美国的《美国国家电气法规》(NEC)1971年版规定。
自1973年1月1日起对住宅和建筑工地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日本的《电气设备技术标准》和劳动省的《安全卫生规则》中规定,工作电压超过60V的电气设备在潮湿场所使用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在400V电路中必须全部设置漏电保护器。
我国在1981年原国家建工总局《关于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规定,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1983年制定的GB3787—1983《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中规定,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
1988年建设部制订的JGJ46—1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用电建筑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并要求在施工现场内实行包括总电源漏电保护在内的二级漏电保护。
一级配电比三级配电漏电动作电流大多少?
一级配电比三级配电漏电动作电流大100MA。
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是小于0.1s还是大于0.1s?
从原理上说,你上面的配置是可以的。但实际上,恰好能够做到整定电流在那个范围其实很难。比如,第三级配电箱的漏电流大于300mA,就会出现三级都跳的可能。所以,更常见的,都是采用不同保护时间来进行保护配合的。
比如,一级保护300mA-0.3s;二级保护150mA-0.2s;三级保护30mA-0.1s等等。
漏电保护器可以按其保护功能、结构特征、安装方式、运行方式、极数和线数、动作灵敏度等分类,这里主要按其保护功能和用途分类进行叙述,一般可分为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保护开关和漏电保护插座三种。
1.漏电保护继电器是指具有对漏电流检测和判断的功能,而不具有切断和接通主回路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继电器由零序互感器、脱扣器和输出信号的辅助接点组成。它可与大电流的自动开关配合,作为低压电网的总保护或主干路的漏电、接地或绝缘监视保护。
当主回路有漏电流时,由于辅助接点和主回路开关的分离脱扣器串联成一回路,因此辅助接点接通分离脱扣器而断开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等,使其掉闸,切断主回路。辅助接点也可以接通声、光信号装置,发出漏电报警信号,反映线路的绝缘状况。
2.漏电保护开关是指不仅它与其它断路器一样可将主电路接通或断开,而且具有对漏电流检测和判断的功能,当主回路中发生漏电或绝缘破坏时,漏电保护开关可根据判断结果将主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开关元件。它与熔断器、热继电器配合可构成功能完善的低压开关元件。
目前这种形式的漏电保护装置应用最为广泛,市场上的漏电保护开关根据功能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别:
(1)只具有漏电保护断电功能,使用时必须与熔断器、热继电器、过流继电器等保护元件配合。
(2)同时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3)同时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
(4)同时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5)同时具有短路、过负荷、漏电、过压、欠压功能。
3.漏电保护插座是指具有对漏电电流检测和判断并能切断回路的电源插座。其额定电流一般为20A以下,漏电动作电流6~30mA,灵敏度较高,常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及家庭、学校等民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