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碳酸氢钠,大家都了解,有朋友问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另外,还有朋友想问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事实上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一起来了解吧。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NaOH+CO₂=NaHCO₃
2NaOH+CO₂=Na₂CO₃
2NaHCO₃=反应条件150摄氏度以上Na₂CO₃+H₂O+CO₂
NaHCO₃+NaOH=Na₂CO₃+H₂O
CO₂过量,每个NAOH都可以单独用一个CO₂,所以生成碳酸氢钠。
少量的话,只能两个NAOH用一个CO₂,所以生成碳酸钠。
而碳酸钠,继续通入CO₂,就会让少量变成过量,也就是把第一个方程式分成第二+第三反过来的样子。
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
它可与任何质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₂O
2NaOH + H₂SO₄=Na₂SO₄+2H₂O
NaOH + HNO₃=NaNO₃+H₂O
同样,其溶液能够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与配位反应:
NaOH + NH₄Cl = NaCl +NH₃·H₂O
2NaOH + CuSO₄= Cu(OH)₂↓+ Na₂SO₄
2NaOH+MgCl₂= 2NaCl+Mg(OH)₂↓
ZnCl2+4NaOH(过量)=Na2[Zn(OH)4]+2NaCl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成碳酸钠(Na₂CO₃),因为空气中含有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CO₂):
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 这也是其碱性的体现。
将碳酸钠置于反应床上,并用水拌好,由下部吹以二氧化碳,碳化后经干燥、粉碎和包装,即得成品。
Na₂CO₃+CO₂+H₂O→2NaHCO₃
补充:碳酸钠与不足量稀盐酸反应也可生成碳酸氢钠。
Na₂CO₃+HCl→NaCl+NaHCO₃
侯氏制碱法:2NaCl+2H₂O+2CO₂[电解] →2NaHCO₃+Cl₂↑+H₂↑
碳酸氢钠是酸式盐,也就是说酸未完全中和,可以看作酸和盐的混合物(实际情况碳酸氢钠为碱性,不要弄错)。
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
离子方程式为:
HCO3- + OH- == H2O + (CO3)2-
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提问(*^ω^*)满意的话请采纳哦(≧∇≦)/
希望尽我所能帮助你!祝一切顺利!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到底怎么写?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O₃²⁻=H₂O+CO₃²⁻。
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CO₃=Na₂CO₃+H₂O。
碳酸氢钠是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
碳酸氢钠在常温中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逐渐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潮解。
应用
1、化工原料
(1)碳酸氢钠可与明矾复合为碱性发酵粉,也可与纯碱复合为民用石碱;还可用作黄油保存剂。
(2)消防器材中用于生产酸碱灭火机和泡沫灭火机。
(3)橡胶工业利用其与明矾、H发孔剂配合起均匀发孔的作用用于橡胶、海棉生产。
(4)冶金工业用作浇铸钢锭的助熔剂。
(5)机械工业用作铸钢(翻砂)砂型的成型助剂。
(6)印染工业用作染色印花的固色剂,酸碱缓冲剂,织物染整的后方处理剂。染色中加入小苏打可以防止纱筒产生色花。
(7)医药工业用作制酸剂的原料。
2、家庭清洁
(1)对洗涤剂过敏的人,在洗碗水里加少许小苏打,既不烧手,又能把碗、盘子洗得很干净。也可以用小苏打来擦洗不锈钢锅、铜锅或铁锅,小苏打还能清洗热水瓶内的积垢。
(2)将装有小苏打的盒子敞口放在冰箱里可以排除异味,也可以用小苏打兑温水,清洗冰箱内部。在垃圾桶或其他任何可能发出异味的地方洒一些小苏打,会起到很好的除臭效果。
(3)家里养了宠物,往地毯上撒些小苏打,可以去除尿躁味。在湿抹布上撒一点小苏打,擦洗家用电器的塑料部件、外壳,效果不错。
详细解释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碳酸氢钠是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类似中和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NaHCO₃ 溶于水时电离出 Na﹢和 HCO₃﹣, HCO₃﹣继续电离出 H﹢和CO₃²﹣,故HCO₃﹣和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可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CO₃²﹣ 和 H₂O。
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时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到沸点时全部分解。其冷水制成的没有搅动的溶液, 对酚酞试纸仅呈微碱性反应,放置或升高温度,其碱性增加。
将碳酸钠置于反应床上,并用水拌好,由下部吹以二氧化碳,碳化后经干燥、粉碎和包装,即得成品。
Na₂CO₃+CO₂+H₂O→2NaHCO₃
补充:碳酸钠与不足量稀盐酸反应也可生成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为:HCO3- + OH- =可逆= H2O + (CO3)2-
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可逆=Na2CO3+H2O
碳酸氢钠是酸式盐,也就是说酸未完全中和,可以看作酸和盐的混合物(实际情况碳酸氢钠为碱性,不要弄错)。
物理性质
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比重2.15。无臭、无毒、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25℃时溶于10份水,约18℃时溶于12份水。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逐渐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潮解。
化学性质
受热易分解。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约在50℃开始反应生成CO2,在100℃ 全部变为碳酸钠。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时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到沸点时全部分解。其冷水制成的没有搅动的溶液, 对酚酞试纸仅呈微碱性反应,放置或升高温度,其碱性增加。25℃新鲜配制的0.1mol/L水溶 液pH值为8.3。
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在溶液中,是离子间发生反应,碳酸氢铵中碳酸氢根和氨根均可与氢氧化钠中氢氧根发生反应,所以本反应根据氢氧化钠量的不同,也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当NaOH不足时,氢氧根优先与碳酸氢根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反应如下:
2NaOH+2NH4HCO3=Na2CO3+(NH4)2CO3+2H2O
当NaOH足量时,先发生上述反应,所有的碳酸氢根都转变为碳酸根,氨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氨水。结果就是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氨和水。总的反应方程式是
2NaOH+NH4HCO3=Na2CO3+H2O+NH3·H2O
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有氨臭。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所以一定不能和酸一起放置,因为酸会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碳酸氢铵变质。
白色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结晶体。无毒。有氨臭。能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
储存条件:贮存于室温(Store at RT)
外观:为白色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结晶体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楼上的都说的很好
不再赘述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HCO3-+ OH- =H2O +CO3 2-
酸式盐与碱反应产生正盐
亚硫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等均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只不过要注意以上都不是强酸的酸式盐
拆分时要注意
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故不用考虑可逆反应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如果是NaOH和CO2的比是5:9,那么可以判断CO2过量,直接可以用这个方程表示:
NaOH + CO2=NaHCO3
2、如果CO2和NaOH的比是5:9
那么反应可以看做是分两步
第一步:NaOH + CO2=NaHCO3
反应剩余NaOH (9-5=4份)
然后再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掉4份NaHCO3,剩余(5-4=1份)NaHCO3
最后生成物有两种,NaHCO3和Na2CO3,他们的比是1:4
也可以写成一个总方程式:
9NaOH+5CO2=4Na2CO3+NaHCO3+4H2O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
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3。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
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碳酸氢钠是酸式盐,也就是说酸未完全中和,可以看作酸和盐的混合物(实际情况碳酸氢钠为碱性,不要弄错)。
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
离子方程式为:
HCO3- + OH- == H2O + (CO3)2-
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提问(*^ω^*)满意的话请采纳哦(≧∇≦)/
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不反应?
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会反应生成碳酸
NaHCO₃+NaOH=Na2CO₃+H₂O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
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₃,俗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
它可与任何质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₂O
2NaOH + H₂SO₄=Na₂SO₄+2H₂O
NaOH + HNO₃=NaNO₃+H₂O
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比重2.15。无臭、无毒、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25℃时溶于10份水,约18℃时溶于12份水。
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逐渐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