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到楷书,大家都了解,有人问软笔书法作品写什么好,当然了,还有人问米字格成语软笔书法作品,这到底是咋回事?事实上软笔书法落款怎么写图片呢,今天小编整理了软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一起来看看吧。
软笔书法作品欣赏楷书
软笔书法通常指的就是毛笔书法,想要写好一副好的毛笔字体,这需要书写者本人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学习临摹历代著名法帖和碑刻文字,初学者可以先从楷书入手、选着一种自己喜欢的风格类型的楷书法帖进行临摹!比如:有天下第一正书(正书也称之为楷书和真书)之称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掌握其用笔、结体、章法、和布局等等一系列的书写技巧!由陌生到了解、由了解到深入,在由深入到全方位全方面的熟练掌握!并最终能够用醮了墨汁的毛笔,在宣纸上面将选择好的诗、词、曲、格言警句等以职业书法人所特有的技巧完美的书写出来!这需要书写者本人具备相当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悟性+勤奋+执着、相信自己!
建议写古诗。
1、黑发不知勤学早。
2、书山有路勤为径。
3、学海无涯苦作舟。
4、君子以自强不息。
5、书山有路勤为径。
什么叫软笔书法?
软笔书法,一般指的是用软笔创作的书法作品,理论应包括毛笔和软笔。但就目前来讲,其实并没有软笔书法一说,历来只有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之分。便权当会意,不必深究。
好处
一、练习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书法“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练习、创作、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就是感悟美、创造美和酝酿美的过程。因此,开展书法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途径、好方法。
二、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如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这好像做事,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收笔如做事的结尾。通过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三、练习书法可以强身健体。
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过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而练习、创作和欣赏书法,其心态安稳,宁神息虑,修心养性,神定志安,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平衡”,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寿从笔中来”就是指这个道理。
四、练习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作品看似简单,但真要写好,却并非易事,除书法的字内功(诸如笔法、墨法、章法等)外,更要修练研习“字外功”。“字外功”对书法艺术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在书法上有成就,就必须字外求字,书外求书。“字外功”就是向“姐妹艺术”学习。如,从绘画中学布白,从音乐中悟节奏、韵律,从诗词中找意境,等等。艺术是相通的,“姐妹艺术”往往能触发书法创作的灵感。在追求提升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人的综合素质也就得到发展。
书法软笔等级考试最高几级?
软笔书法考级共分10个级别,1至3级为初级,4至6级为中级,7至10级为高级。
初级考核方式:对临 字体选择:楷书、隶书。
中级考核方式:对临、创作 字体选择(两种以上)。
高级考核方式:对临、创作、理论知识 字体选择(两种以上)。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
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软笔书法,一般指的是用软笔创作的书法作品,理论应包括毛笔和软笔。但就目前来讲,其实并没有软笔书法一说,历来只有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之分。便权当会意,不必深究。
联系软笔书法的好处
一、练习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书法“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
练习、创作、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就是感悟美、创造美和酝酿美的过程。因此,开展书法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途径、好方法。
二、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如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这好像做事,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收笔如做事的结尾。
通过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三、练习书法可以强身健体。
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过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
而练习、创作和欣赏书法,其心态安稳,宁神息虑,修心养性,神定志安,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平衡”,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寿从笔中来”就是指这个道理。
四、练习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法作品看似简单,但真要写好,却并非易事,除书法的字内功(诸如笔法、墨法、章法等)外,更要修练研习“字外功”。
“字外功”对书法艺术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在书法上有成就,就必须字外求字,书外求书。“字外功”就是向“姐妹艺术”学习。
如,从绘画中学布白,从音乐中悟节奏、韵律,从诗词中找意境,等等。艺术是相通的,“姐妹艺术”往往能触发书法创作的灵感。在追求提升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人的综合素质也就得到发展。
另外,书法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招聘单位的招工表、履历表都要求手写,可见书写也是测试的重要内容。
广州某人才市场需招聘3000名毕业生,报名达3万人,第一项内容就是“填表和写简历”,仅通过写字,就淘汰了1/3。
总之,在学生中开展书法艺术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米字格成语软笔书法楷书作品
你看可以吗
软笔书法有几种字体
五大字体:篆、隶、楷、行、草
篆:大篆、小篆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等。小篆也称“秦篆”,它是大篆到隶、楷之间的过渡体。篆体形式不固定,风格多变,写起来也是最难的。
隶:隶书在篆书之后秦始皇“书同文”政策下由程邈整理。有波、磔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指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用笔柔美,章法严谨,严肃却不死板,方直但不生硬。
楷:由隶书演变来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也叫正楷,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书体。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楷书一般作为入门书体,其上可追篆隶,其下可及行草。
行: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比楷书更加灵动活泼,兼顾草书所不具备的严谨。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书的出现是书写简化,以及速度加快的结果。
草:书体简化书写速度加快的极端,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有着极强的艺术价值。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软笔楷书怎么写?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软笔楷书如下:
软笔书法的落款写些什么?
落款的格式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软笔书法中小楷字一般是多大尺寸?
小楷常指的是一厘米见方左右的小楷书。
小楷,即是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经典小楷代表作有: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等。
严格说来,两厘米见方以内的楷书就都可称为小楷了,两厘米以上就可称之为中楷了,再大到七八厘米就是大楷了,大到三四十厘米的就是榜书了,小楷常指的则是一厘米见方左右的小楷书,0.5厘米见方左右的楷书则称为蝇头小楷。
书写原则:
1、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大字似的舒朗,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
2、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
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我要关于校园的软笔书法作品!
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对于书法艺术本身,他也有很多创见。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并把字的重心放在方格中心。启功却发现,字的重心不在传统的米字格的中心点,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还推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符合所谓的“黄金分割率”,对学习书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启功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极受青睐。以2003年北京春拍为例,中国嘉德共推出他的10幅作品,全部成交,其中超过8万元的有4幅,《行书唐宋诗七幅》镜心被拍至41.8万元,成交价令人咋舌。
绘画→山水竹石表意趣
启功画作的风格是:构图严谨,手法生动,色彩鲜明,韵味悠长,尤其擅长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秋山人在画中行”是其常用的题材。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已在画坛崭露头角,50年代达到艺术高峰。他也曾作画卖钱,贴补生活。
启功晚年画作价位呈稳定上升趋势。中国嘉德1999年秋季拍卖他的《朱竹墨石图》,以7万余元成交。到了2002年,同样的四尺整纸启功朱竹图价位已在10万元以上了。近年启功眼疾加重,作画十分困难,画作更显珍贵。
他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及国际交流绘制作品。启功生前风趣地说:“我这里是礼品制造公司。”
诗词→旧体诗抒发现代情
启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当代旧体诗人。他的诗既格律工整,语言典雅,又参用当下词汇,深具现代气息。诗、书、画常在他的作品中统一展现,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如他在《翠竹牡丹成一家》画作中题诗曰:“翠竹牡丹成一家,刚柔并济好生涯;劲节虚心誉君子,天香国色领百花。日月常新情依旧,容颜不老驻春华;我愿人间尽如是,幸福美满千万家。”
鉴定→用功最勤成“国宝”
启功曾说,他平生用功最勤、成就最显著的就是文物鉴定,尤其对古代的书画、碑帖,见识卓异,造诣精深。1947年他受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书画、审阅文献档案、整理清代史料。
1983年,国家文物局聘请国内顶级专家组成7人小组,对国内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珍品进行甄别鉴定,启功即是7位专家之一。除书画外,他还对出土文物及古代书籍进行鉴定,如王安石书《楞严经要旨》、宋代龙舒本《王文公集》等。近两年还参与了震惊文物界的《出师颂》、《淳化阁帖》的收购与鉴定工作。启功因此成为文物界不可多得的国宝级人才。